第三十三章春江花月夜(2 / 2)

这还多亏了小时候爹妈的狠逼,小时候的王小伟是个多动儿童,尤其是在八、九岁的那个年纪。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八、九岁的年纪正是狗都嫌的年纪。

为了将整日在家里上蹿下跳的王小伟给管住,老爹老妈就只好将这个皮猴子送去大院里的一家在大学教器乐的退休教授家里。

也许是天生就对乐器有感觉吧,小伟同学第一次见到满屋的琵琶、长笛古筝等乐器和一摞摞厚厚的乐谱之后,整个人顿时安静下来了。

每天天还没亮就跑到老教授家里去练习,直到天黑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从小学三年级到升入高中,一共六年多的光阴,王小伟的这三件乐器的演奏已经到了不凡的地步。至少在他看来,他们市里的那些什么琵琶演奏一等奖之类的人物,简直就是不配和他同台竞技。

不考级,不参加比赛的王小伟所胸怀的精湛技艺,也就父母和几个兄弟才知道。

到了高中,王小伟因为上学的缘故,就搬离了那家大院。

后来高一下学期的时候,王小伟回到大院子的时候。才被人告知,那位教自己六年的器乐的老教授已经去世了。

带着对已逝之人的怀恋,和对自己对全新的高中生活的失望,王小伟将自己珍藏的那面琵琶在老教授的墓碑前烧了。

从此以后,那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变成了沉迷于游戏的后排生。

没想到,让他的名字变成了马伟的时候,还能有机会再次摸上这熟悉的乐器。

当他的指尖掠过冰冷的琵琶弦之后,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战栗在一瞬间充满了体内的每一个细胞。

勾起弦,马伟眼前一阵恍惚,他似乎看到了一方大院子,院子里有一株亭亭如盖的大桑树。一个稚嫩的少年,就坐在大树下谈起了心爱的曲子,从清晨到黄昏,从郁郁青苗到白雪皑皑,悠扬的乐声一直没有中断过。

是啊,回不去了。

此身踏入汉末,就已和前世诀别。

马伟的眼角略微湿润了,同样的场景,回不去的少年。

马伟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手指头再次在琵琶上挥动起来。

悠扬的乐声在马伟的指尖流淌,原本心中和洪雕抱着相同的想法的宾客们,被这美妙的乐声所沉醉。

一副山水画卷渐渐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那时春天的一个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缓缓升起,一艘小舟在江面荡漾,无数的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

春天月夜的美好景色一幕幕地出现。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马伟弹奏的乐曲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配器巧妙细腻,演奏丝丝入扣。

虽然在座的众人很少有人去过江南,但是他们知道,这曲子中所描绘的就是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一曲终了,众人包括一开始要看马伟笑话的洪雕也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马伟放下了手中的琵琶,他默默地回想起刚刚弹奏的曲子。

那是他前世弹奏的最多的一首曲子,也是他和他的老师最喜爱的曲子ashash《春江花月夜》。

这个曲子一共分为十段,每一段都象征着一个悠长的意境。

夕阳箫鼓;二、花蕊散回风;三、关山临却月;四、临水斜阳;五、枫荻秋声;六、巫峡千寻;七、箫声红树里;八、临江晚眺;九、渔舟唱晚;十、夕阳影里一归舟。

在这个北疆的晚上,坐在华丽的大厅中,虽然看不见月亮,此时也已经是夏天了。但是马伟的心中还是有着那个曲子里面的美妙春江花月夜。

这是将一首曲子弹奏到无比纯熟的境界才会有的体悟,马伟做到了!

咚。

马伟的手指轻抚琵琶,一声清响,将在场的众人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