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奏罢,马伟开口吟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刚刚才被马伟精湛的演奏所深深沉醉的众人,才被马伟惊醒后,听完了马伟口中所吟的这首长诗,登时又被马伟的文采所折服。
一时间举座皆惊,人们只能用眼中的惊讶与欣赏之色来代替叫好之声。
就是粗通文墨、一向自称为半肚子墨水的洪雕这次也被马伟的大手笔给惊呆了,要是丢弃了两人之间不同阵营的偏见,洪雕发现自己还是很欣赏这个机智而又能诗能曲的年轻人。
马伟吟完了这首《春江花月夜》后,将手中的琵琶还给了那位乐女,然后向县尊大人一拱手,就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他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
刚才弹琵琶的时候,自己是完全入了状态,而在后来的吟诗,那完全就是自己的个人发挥了。
不动声色地用眼角的余光掠过入目的尽是在座众人的惊讶和欣赏的表情,马伟就知道这次飘剽窃张若虚大大的《春江花月夜》是成功了。
之前自己也没有想到要弹奏《春江花月夜》的,但是考虑到若是弹奏《霸王别姬》、《十面埋伏》这等武曲,一来不合这次劝捐晚宴的气氛。二来这两支曲子的年代现在尚无定论,也不知道是不是汉朝就有的曲子,万一真的就是汉代早就流传的曲子,而自己所弹奏的正是一千多年后的版本,到时候被人质问起来,也是个麻烦事,总不能说是自己改良的吧。
而《春江花月夜》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这首曲子明显就是唐代以后的作品,现在弹出来,就可以归结到自己那个不知道在哪里的党人师傅身上,自己只是学了过来罢了。
更重要的是,当时千般心绪涌上心头的马伟,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这首舒缓的曲子,只有这首《春江花月夜》最能表达出他的内心。
在弹奏完了之后,马伟也就从那种入神的状态中脱离开了。
既然已经达到了效果,那再来个乘胜追击又如何?
于是乎,这首提早出世了千余年的《春江花月夜》,就在光和五年的时候,出现在了世上。
背负着抄袭罪名的马伟却没有丝毫地不适,毕竟这是穿越大军的惯例嘛。穿别人的鞋子,走别人的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
喝完了杯中的压惊酒之后,马伟还不忘潇洒地回头对同样张大了樱桃小嘴的女乐师一笑,刹那间马伟好像在她眼中看到了无数颗小星星。
果然,利用穿越者的优势在古代还是很容易占便宜的嘛。怪不得,那些穿越前辈们一个比一个都活得滋润。
过了半响,张广第一个从这震撼中清醒过来。
妙!妙!妙!他一连说出了三个妙,高声说道:马参赞的曲子和这首长诗实在是美妙无比啊,不知这曲子和这长诗分别是什么名字,又是何人之作呢?
这诗和曲子和曲子都是我那隐居的老师所谱,名为《春江花月夜》。
哦?张广接着问出了一个在座的众人都想了解的问题:请问令师是?
对于凡是提到他那虚无缥缈的老师的问话,马伟早就练得炉火纯青了。他双眉紧皱,带着一丝沉痛说道:实不相瞒,在下的老师是党人。
哦,原来是党人啊,怪不得来咱们凉州高就呢。
怪不得会教出这样优秀的弟子。
这马参赞来头倒是不小啊。
党人这两个字一出,整个大厅就好像被扔进了一颗炸弹一样,特别是马伟对面的一众富商们,更是纷纷交头接耳。
他们所有的评论马伟听也不用听就可以知道了,一些人是对党人高风亮节的憧憬,而更多的是将兴趣投放在了马伟这党人弟子的敏感身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