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小姐是团宠小公主(1 / 2)

大国小姐 十四生 1782 字 2020-11-06

20分钟后,飞机李氏顶楼垂直降落,一下飞机,李秋月直接去了会议室,197名高管已经在视频那头准备就绪,现场还有34名高管正襟危坐。

李氏会议室的装修别具一格,屋顶是全息动态的蓝天白云,会议桌是用原木做的四四方方的黄土地,椅子全都是按照农作物的形状定制的,黄瓜、南瓜、玉米、西瓜、胡萝卜、大白菜

高管们穿着一色的黑西装坐在各种蔬菜瓜果形状的椅子里,一眼望去,就很容易哼起那句: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李秋月在自己的苹果椅子上坐下,习惯性的拿起手头的资料,临开会前看了一眼那莱的信号,是黑屏。

“那莱那边还是联系不上?”

会议主理人布鲁斯为难的两手一摊:“还没联系上,可能还需要点时间。”

今天会议的议题出了常规工作汇报外,还另外加了一项,要宣布即将和那莱签订的框架协议,如果那莱分部的人不在,就不太合适。

“继续联系,一旦有信号了,随时接进来。”

“好的。”

今天这场会得持续16个小时,不能因为一个分部的异常,耽误200多号高管的行程,时间不等人,李秋月向布鲁斯点点头,示意他会议开始。

布鲁斯来自普利茅合众国,虽然是外国人,但却是个东北话十级爱好者。

布鲁斯关掉同声传译器,特自豪的操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腔:

“那行,咱们开会了哈,各分部都自觉点儿,挨个儿汇报工作,再强调一遍啊,汇报时间不准超过30分钟,华语讲不好的,就别丢人现眼了,你手边不是有同声传译器呢嘛,我寻思着你反正话都讲不利索了,还要脸干嘛?就麻利儿的整一个同声传译器呗。”

因为高管们分布在全球各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会时为了沟通方便,统一讲华语,有些地区教育水平落后,确实讲不利索的,就用同声传译器辅助。

会议开始了,高管们轮流汇报各自地区的粮食产量、病虫害防治、以及水利基础建设等事项,每个分部30分钟。

李秋月很少参与日常管理,这种级别的会议,都是管委会的7个高级ceo直接主持,她只要列席即可。

会议从下午两点一直开到了第二天凌晨6点,最后轮到那莱时,那边的信号终于接通了,总负责人特里莎正坐在一间空仓库里,头顶还在滴水,身后的墙上挂着一条横幅:“少推墙多产粮。”

外边窗户口出不断有穿着防水服的工人开着拖拉机在转移粮食,隐约还能听到抽水机在轰轰往外排水。

李秋月没给他们汇报的机会,开口就问:“库损情况怎么样?”

特里莎今年51岁,那莱发生反大华运动时,是他从愤怒的村民那儿救下了李氏在那莱的5万员工。

虽然李秋月上次气急了,扒鞋砸过他,但砸完以后,她还是正儿八经的当场道了歉,事后也亲手写了检讨书全球抄送,

就这还不算,最后管委会为了彰显道歉的诚意,把李秋月举着鞋子的人形立牌查遍李氏在全球的农田里,公开处刑了足足半年

最可恨的是,人形立牌上还写了行打油诗:

锄禾日当午,小姐太糊涂;谁知盘中餐,再打人就吃土。

细算下来,更丢人的是李秋月

“还在统计,初步估计不会超过5%。”

这倒是个好消息,能抗住这么大的飓风,说明当初库房选址和基建做的不错。

“这一茬水稻还能保几成?”

“9成以上”

“这么高?”

“公司气象部预测过今年7月飓风过境的可能性高达90%,所以我们沿海的稻田全都换成了k2,生长期只要2个半月,飓风来之前,我们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

李秋月满意的点点头,又问到:“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使用情况怎么样?”

特里莎一听到联合收割机,吓得伸手就要捂脑门儿。

“截止到今天开会前,那莱分部70180多名员工,经过半年的培训,已经都会开大型联合收割机了。”

“那你呢?”

“我也会,会的。”

李秋月满意了:“除了我们之外,当地其他农民的损失怎么样?”

特里莎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很多人颗粒无收,而且政府的储备粮不够,很可能会面临3个月以上的粮食短缺。”

李秋月摘下眼镜,揉揉鼻梁:“这消息你哪儿听来的?”

3个月的粮食短缺可是大事儿,不但能饿死人还会动摇国本的,那莱政府但凡有点儿脑子,就不会任由这种消息四散。

“这边的民营电视台和社交媒体都传开了,还有人去国库实地偷拍到了空荡荡的粮仓视频。”

“消息查证过吗?”

“没有,但米价已经开始飞涨了,昨天才2块钱一斤,今天已经翻到了6块。”

这怕是有人在趁机故意扰乱粮食市场,从中捞好处。

李秋月稍稍侧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吴初元,虽然但是,这确实是趁那莱病要某些人命的好机会

“先把消息来源查清楚了。”

“好的。”

“把空仓库腾出来收治难民,去问问当地政府,有需要帮忙的,尽量搭把手。”

“好的。”

李秋月摆摆手,往后一靠,示意他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