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夏,热气还没散尽天都已经亮了,又是新一轮的炎热。
于楠屋里那个空调是从旧房子里拆过来的,制冷能力一般制造噪音倒是强大,隔着老远都能听见外机扯着破锣嗓子吆喝,吵得于楠一夜没睡好。
一大早,于楠强撑着精神起床给钱玉娇煨好了清热解暑的银耳竹笙汤,又给于长胜熬了清菜粥,煎了几个鸡蛋当早餐。
她本来不饿,可想到去学校填报志愿要闹腾很久,便吃了一个煎糊的鸡蛋,囫囵喝了几口粥。
清早的32路车格外清闲,于楠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望着匆匆闪过的街景。
万里无云,清晨的阳光没遮没挡得洒在脸上,鼻尖像上了一层高光,白白亮亮的。
清远这座城市一直佛系发展,一年半载都听不见有什么大项目落地,真的很愧对二线城市的排名。
于楠一直生活在老城区,那里的路面一定要等碎成大坑才修,少有像青原私立高中门前这条新路一样坚挺笔直的。
一辆洒水车路过,地面湿湿润润,蒸腾的水汽带出崭新的柏油味,心情也瞬间晴朗。
于楠心情一好就想吃东西,翻了翻包里想找点零食打发时间,掏了又掏,从角落里抓出两块橘黄色包装的清喉糖。
好像是高考那天,季承冰从窗边塞给她的。
于楠将糖塞回包里,想了想又拿出来。
她撕开包装填在了嘴里,暗戳戳的想,昨天刚满18岁的大少爷现在应该还在睡懒觉吧?
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真挺好的。
于楠到学校时刚七点,班主任许费正准备去班里巡早自习。
见于楠推门进来,许费还是跟以前一样没说废话,翻开志愿书问道:“有喜欢的城市吗?”
“没有,离这里远一些就行。”于楠想了想补充说:“不去北京。”
“嗯。”许费点头沉吟了一会儿,翻开那个折页问道:“华港怎么样?”
许费把书递给于楠,说道:
“你不是想报考信息工程吗,华港大学这个专业行业的排名不输清北。抛开专业不谈,华港是座二线海滨城市,气候宜居,发展潜力大,你考虑考虑。”
“可以。”于楠点头。
“真放你一个人去陌生的城市我也不放心,正好我侄女在华港能照应你一下,那你就去华港吧。”
许费放下茶杯,用指甲在华港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上划了一条线。
“你先填着,我去巡班。”
许费转身出去了,于楠从包里掏出笔来,一笔一划的将专业代码填到志愿卡上,生怕写错数字,她填完后对照着了一遍又一遍。
自习课结束的铃声响了,许费拎着一沓试卷回来,于楠警觉的问道:“老班你一会儿有课吗?”
“三四节。”许费拖了把椅子坐在于楠旁边,拿出那一摞物理卷子准备批改。
许费这人从不多话,即使跟自家两个女儿对话也是这么短短的,除了涉及到学习方面他能多说两句,其他能用黑脸和红脸表态的时候基本不费唇舌。
许费这人对教学痴迷到什么地步,有同事笑他说,天塌下来也得让高个子的人顶着,他把刚收上来的试卷判完再说。
“那我再坐一会儿。”于楠捏着志愿卡重新坐了回去。
“嗯”许费无暇分神,攥着笔在试卷上写写画画。
于楠轻轻抚摸着志愿卡,问道:“老班,我妈真的待人冷漠不懂变通吗?”
“谁给你说的?”许费不悦。
“没谁。”于楠低下头去深呼吸了一下,小声说:“就想知道,我是不是跟我妈很像?”
“模样像,性格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