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办黄龙国的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乔振飞深知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他在段坤一面前夸下海口,只要陆军军官学校坚持二十年,黄龙国必成军事强国,争取到了段坤一的大力支持,加上段浩然的力荐,敏太后批准乔振飞在京都筹办陆军军官学校,乔振飞任首任校长。
陆军军官学校在黄龙国还是特别新鲜的事物,黄龙国的读书人都忙于立德、立言,士大夫更是耻于言兵,做着“以德服人”的春秋大梦,主动来找乔振飞报名参加军校的人并不多。
乔振飞这时想到了自己的兄弟乔振远,他见练兵人才短缺,建议乔振飞可以把一些程序倒过来走,比如先招揽一些下级军士,再写具体的建校筹划和练兵计划。
乔振飞便在军中广贴告示,为陆官军校招人才,这一则告示简单地注明了陆军军官学校的七大招兵条件:
一、双手平举能提起一百斤;
二、一个时辰能跑四十里;
三、身高五尺以上;
四、不抽大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去妓馆;
五、二十岁以上;
六、识字;
七、身体健壮,无疾病史。
这在当时黄龙国是很高的条件了,体能方面暂且不说,很多人摇头走开了:“这是什么烂学校,要求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去妓馆,还有什么意思?”
但也有一些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人,抓住了这一鱼跃龙门的大好机遇。
第一个来投奔乔振飞的人是段国璋,当时二十六岁,正在津港大沽口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其实段国璋的祖上很牛,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再往上几辈就是开国勋臣,在八大功臣中排老三,但段家到了现代也还是村中大户,但到了段国璋的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段国璋七岁入私塾读书,特别用功,后来进到书院读书,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他一边学习一边到书院外的餐馆当伙计,供自己读书,但他还要养老婆孩子,当时学生大多都从家里带饭,餐馆的那点微薄收入,老婆孩子都吃不饱饭,所以冯国璋辍学了,他立志要改变自己贫困的家庭,背着父母妻子只身去投军。
乔振飞就喜欢这样有上进心的青年,更牛逼的是,看似文弱书生的段国璋,一见面就眯着小眼睛给乔振飞讲《孙子兵法》,他结合自己平日在军营里的细心观察,如何练兵也讲得头头是道。
乔振飞一看,这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