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行针去邪(2 / 2)

不过,看淳于善看向老御医的眼神有些不善,再加上徐医女是淳于郢的人,姒璃歌猜想,这老御医多半也是淳于郢这边的。

“不过殿下放心,有老朽在,定不会让娘娘有事!”老御医又上前小半步,示意淳于善扶着太妃坐稳,举起银针就往太妃娘娘的头顶扎去。

“你想做什么?”淳于善一见,大吃一惊,一掌就朝老御医推来。

好在徐医女离得近,一把扯过老御医,才让他避过了淳于善这一掌,否则,以淳于善的力道,老御医若是挨了这一掌,怕是性命不保。

“殿下!”徐医女板着脸,朝着淳于善道:“殿下若不想贻误太妃娘娘的病情,便请殿下配作,莫阻挠我师父救治!”

相比徐医女的严肃,老御医显得慈祥多了,他笑呵呵地道:“欲驱风邪,须针刺内关,人中开窍醒脑,而后再刺合谷,太冲,神阙,百会,关元,其危方能缓解,而后再慢慢将养,仍须针刺四肢及头部……”

老御医这一番话,说得在场诸人头皮发麻。

旁的且就不说了,只这百会,神阙等等诸多穴位,大多都是人的命门死穴,等闲触碰不得,更保况这银针足两寸有余,这么长一根银针扎下去,这人还能有活命?

若太妃当真是因病晕厥,说不得还会信老御医的话,可如今她是装晕的,母子俩心里再清楚不过。

再加上,这老御医乃是御医院的元老,医术出神入化,未必就瞧不出来太妃是装晕。

若是老御医瞧出了太妃娘娘是装晕的情况下,仍要坚持给太妃行针,那其目的,不言而喻。

淳于善素来生性多疑,遇事对人,先存三分戒备。更何况,这老御医还是淳于郢的人,因而,老御医这话一出,他便越发觉得,这老御医定然是得了淳于郢的吩咐,要对大妃不利。

这等情况之下,太妃娘娘显然不能再装晕下去,否则就要遭了淳于郢的毒手了。

淳于善神色凝然,只将太妃紧紧护住,朝着老御医道:“只是晕厥罢了,如何就要行针了?”

老御医一本正经地道:“倘若一气憋气,按理,早就该醒过来了,可太妃晕的时间,已然超过了两刻钟,这便不能再耽搁了。”

淳于善忙道:“兴许母妃一会就醒过来了,且先再等等。”

姒璃歌一直留意着场中的情形,听得淳于善那句兴许一会就醒过来,她不由就多看了淳于善两眼,这一瞧,果然不出所料。淳于善在说话间,揽着太妃的手,暗中掐了太妃一下。

太妃一时不防,呀地一下,叫出了声。

淳于善的夫人顿时欣喜不已,叫道:“母妃醒了,母妃醒了!”

她双手合什,不住地拜谢上苍,嘴里念道:“谢天谢地,母妃终于醒了,终不辜负殿下的一片孝心!”

这话说的,好似太妃娘娘醒来,全是淳于善的功劳一般。

不过仔细想想,这太妃娘娘“晕厥”一事,徐医女只提供了一包银针,老御医只动了嘴皮子,两人并没有实际的救治行动,这太妃娘娘就已经自行醒来了,可不正是淳于善那孝感动天的功劳?

姒璃歌想着,不由咧嘴一笑,不痛不痒地道:“太妃娘娘醒来就好,可把大家给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