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朝廷的援军会在叛军来到之前,将他们堵截。可是他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压在援军身上,他得自救。
前几天已经开始训练民兵,甚至集结粮食了。但是还不够。为了以防万一,他又紧闭了城门。没有他的公文不准出,不准进。
可是城外的人的命也是命。所以他吩咐军中之人去村子里给人训练,让他们自保,就算打不过先跑也不丢人,还有即将过年那些流民无处可去,不管怎样给他们一个短暂的安身之所,先把这个难过的年熬过去。
草木皆兵,全城戒备。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关世荣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累了就在后面躺会儿。
如此到了除夕那天,本应该是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日子,也是有一种肃杀之气在其中,这天也相对的安静,甚至没有一家主动站出来放鞭炮。
赵玉筝被憋的不行,可是她不想去做出头鸟,或者说是在这种日子去增加别人的工作量。
双胞胎似乎能感受家里人的变化,也没有之前闹腾了,除了吃就是睡,如此几天俩人都是蔫蔫的。
郎大夫这天吃过饭就被叫到堂屋给俩孩子看病。他今天没有去医馆,除夕这天说实话也没有几个人去看病,大年初一也是,人们总认为这是不好的。认为这两天看病,会一年都要生病。可是赵玉筝才不管这些,想当初她大年初一还去打过吊瓶呢,除夕算什么?
郎大夫看了看俩小家伙儿笑着说:“没事儿精神着呢。”
赵玉筝和两位老母亲又问了几次心里头才放心。想着可能是天冷所以小家伙们才看着没有前几天精神。:
不管气氛怎么紧张,年夜饭该准备还是要准备的。人也没有打进来,他们不能自乱阵脚,所以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只是焦文杰不在,他昨天的时候被关知府调走了。
赵玉筝理智上知道天下有难匹夫有责的道理,情感上接受不了,只是她不但要装作若无其事,反而还要安慰两位老母。
大概今年的日子特殊,一向不怎么出门的焦老太太也出来了,由她坐镇,大家的心稍微踏实了一点儿。
“该来的总要来的,但是他们也成不了什么大事儿,所以不必太过于惊慌。”
小老太太的话从某种程度上安慰了赵玉筝,她不再像之前那样慌张焦虑,家里有老又有小,还有那么多张嘴要吃饭,她都得操心啊!做什么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手抖出卖了她的内心。
今天没有人放鞭炮,很多人都不被允许出门,天也冷可是人心更冷。
焦文杰抽空回来了一趟,安抚了家里人,笑着说:“应该到不了我们这儿了,叛军在百里之外被朝廷的大军给拦截了。”
“那现在怎么还那么严肃?”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还是要准备好,而且还有很多难民后续都是问题,我们在那边忙这些呢?”
赵玉筝脑袋里突然冒出了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