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往城里跑啥?我跟你三弟去就行了,先挑两担探探路。”

“爹,我会做啊!不然那些人不知道咋做也不买啊!”

想到刚出摊的那段卖不出去的日子焦父也知道带上她是有利,不过考虑到人言还是拒绝道。“没事儿,你跟我跟你三弟讲讲,回头我们跟人说!”

“爹我听俺爹说过城里头跟乡下不一样,咱们村人是有的吃填饱肚子就行,人城里人还讲味道呢!你就让我去吧!”

一直不说话的焦文杰道“爹我也要去,我可以帮你们挑粉条。”

“你又来凑啥热闹,没看都忙着的吗?你就在家好好干活儿吧,忙不过来让你奶奶跟你搭把手。”

焦母一听自己婆婆这个时候也不针对儿媳妇了,直接怼道“就你娘,呵!刮风下雨她能晒得衣服给我收屋里,我都心满意足了。你说这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娘多勤快呢?”

“当着小辈儿的面你胡咧咧啥?赶紧去再找个称,明儿要是分两批去卖,还得找个称呢!”

“你们把称拿走吧!我借旁边卖东西的称。”

焦父想了想也只有这个法子了,进了城人生地不熟的,到哪儿找称去啊!

赵玉筝还没得到准信又继续说道“爹,明儿进城,咱们粉条一斤加一文来卖?”

“卖那么贵有人来买吗?”

“你放心城里人不差钱,再说你多挑那么远不都是钱啊!”

“我挑着走远,算啥钱,不过走几步路罢了!”

赵玉筝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了,因为她公婆好像都挺舍得自己力气的。她自己是做不到的。

“都说了这东西啊!是物以稀为贵,你要是卖的跟村里一个价格,人都觉得没有档次,那些城里人本身,看不上乡下人,要是嫌弃了!要是不买了咋办!还是把价格提上去,让他们觉得与众不同,这样更容易卖。”

焦父现在觉得这个儿媳妇说的挺有道理的,他想试试,再想到儿媳妇儿一块进城的提议,他终于松口了。

“明儿你就跟着我们一块进城看看吧!你嘴会说,说不定真能多卖点儿,就是多一次尝试,实在不行咱们在镇上慢慢卖少赚点也是一样的。”

焦母现在不管其他的,只要能赚钱她就高兴,不过焦父明显有所顾虑说“要不要让老大也跟着去!”

“就那么点儿东西,去那么多人干啥?家里活儿少是吧!”

焦文武也想去城里转转,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嫂好像跟村里的其他女人都不一样,她敢想敢做,比一些男人都有胆儿。

说实话如果赵玉筝不跟着去,他心里还有点怯呢!现在大嫂去了,他只需要听令做事儿就行了!

焦父觉得如果自己大儿子是好的,他跟着去再合适不过了。可是现在明显不行,他日后也不能老往城里跑,而且他也有意锻炼老三,不让老三去也不行,真是左右为难啊!

最后一拍板,这样吧!“老大也跟着去,后面你们仨跑熟了,我就不去了!你们年轻人脑子转的快,学的也快,做起来方便。笑笑这回先不去,先给你娘帮忙看摊子。”

没有得到允许一块去的焦笑笑耷拉着脑袋不说话,用脚不停的踢她前面的小棍。

焦母也不说啥了,对她来讲,赚钱要紧。

而赵玉筝也不是第一次明白“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老话的意思。

商量好各自回屋躺着了,这几天他们家真的是一点儿都没有闲,尤其是明天一大早要进城,今儿更得早睡了。而且农村没有啥活动,天黑后怕费煤油灯就只能早早的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天不亮赵玉筝就被揪起来了,她看了看外面灰蒙蒙的天,想要收回自己玩去县城的决定了,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她不能把自己撒泼要回来的机会再扔了。

想法很美好,现实太残酷,不管赵玉筝构造的多美好,可是没有人见到成品,还是很少有人掏银子的。

赵玉筝也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太阳偏西的时候,看着基本上没有变得担子,她改变了之前的主意。

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又冷又累,觉得简直是再找罪受,还不如在镇上卖呢!大老远都挑过来!也没有卖几个钱!”

“爹,这儿附近哪里有酒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