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鼎继续说道,现在的情况的确是艰难了一些,大体上就需要诸君共勉了,很多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方方面面都要理顺还是不容易的。
不过我朝立国以来,在内宦上面的控制算是开了先河。这个事情倒是众所周知的,先秦和西汉时期,其实是没有多少宦官的,只有到了东汉时期,宦官的规模才急剧的膨胀和扩大,东汉时期的宦官基本上达到了一千多人。
而且西汉时期,宦官基本上都难以干预朝政,可是到了东汉,宦官就和朝廷上的一些大臣进行激烈的权力斗争,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帝王的一种权衡手段,光靠着宦官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于是宦官便勾结起了外戚,如此一来,就和朝廷上大臣有了旗鼓相当的实力。
自从桓灵二帝以来,内臣和外臣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自上而下几乎都在忙于党争。
可是大汉本就是以武立国,起先对于军队的把控是极其有力度的,即便再怎么党争,也没有人把目光转移到军队上面。
只是大将军何进,在这方面走了一步错棋,当然大将军何进也不算是真正的错误,何进的身份本来就是外戚,外戚就该联合内患,说起来和一些宦官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可是大将军何进后来已经是位高权重,因为他的出生十分的卑微,也不过就是靠着何皇后才有了后面的地位,一介武夫出身,为了使朝廷上的大臣能够靠拢自己,何将军便是逐渐的笼络起朝廷上的大臣,在朝廷世家大族的挑拨之下和内宦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咱们从现在看起来,也是有一些感觉让人当枪使的意味,袁绍和袁术现在是何等人物?虽然是世家大族出身,那个时候还不就是何将军的一个马前卒而已。
对此,不管是刘晔还是国渊都是唏嘘不已,不管怎么说,天下的士子读书人这个时候还有着一颗忠君爱国之心,这也正是袁术称帝以后,失道寡助,不得人心的原因。
刘晔说道进大将军想增加自己在朝廷上的话语权,与宦官扳手腕子是没有错的,甚至调董卓进京也是没有错的,错的便是何进将军行事不周密,调集西凉军进城以稳固地位,这种军机大事,居然最后还是被宦官知道了,宦官又怎么能够不胆寒呢?
天下大乱之伊始,便从这里开始了。国渊皱了皱眉头,何皇后被宦官言语所迷惑,召集大将军进皇城,宦官也是果断,直接就袭杀了何进。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当时已经有不少的部下对何进言明,恐怕其中有诈,应当立即领兵进攻皇宫,诛除内宦势力,何进胆怯,又爱惜羽毛,毕竟带领兵马进攻皇城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难免会在史书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