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当务之急(1 / 2)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能够读过四书五经,识得几个字的,大抵上还是眼高于顶,他们想要做的是官,一展抱负,而不是吏!

萧鼎皱了皱眉头道:大县置县令,小县置县长,咱们庐江郡上上下下加起来总共也才这些县,而且不少县的县令县长咱们都没有动,空缺出来的也就那么几个,初登仕堂,让他们来做,估计也是做不好的,若是暂且招揽成为吾帐下的幕僚,考察一段时间,再按照他们的才能放下去做事怎么样?

国渊摇了摇头:现在下面的人手实在是缺得很,尤其是春耕,做好了今年大半就是一个丰收年景,若是做得不好,起步咱们就输了一半,而且将来想要发展下去,庐江郡是要作为向外输出的关键所在,每一年都不容得有半分差池!

刘晔说道:光是夸夸其谈倒没有大用,咱们为长久计,在下认为这些人还是不用的好,不过为官之道也讲究一个分寸,若只是知道埋头苦干,大抵上也是不行的,起码不与同僚交流,很多时候做出的方略可能就会有错,做事方面难免出纰漏!

先学会做人,还是先学会做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始终是一个解决不掉的难题,主公以为如何?

萧鼎沉思了片刻,若是太平时节,咱们用一些平庸之人倒也不妨,可是现如今庐江郡百废待兴,吾以为当权重用事之辈,不管怎么样,先抛开人品这些东西不说,只要能做事,咱们都是可以用的,而且可以大用!

国渊点了点头:倒是没有错,不过但凡如此,恐怕风气

萧鼎道:努力做事就是一个风气,只要不违反律令,拿出实际的东西来,就可以了。

刘晔附和道:其实也正是这个理儿,你看袁术的大成朝那边,整个朝堂现在已经是乱成一锅粥,处处都是酒囊饭袋,能得用的几个,偏偏袁术又嫌碍事,满朝基本上都是这等样子,那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太大机会革新,暮气深重!

萧鼎道:那些走门路的倒也无妨,自大汉立国以来,都是举孝廉,到处走门路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咱们的底线就是绝对不能买官卖官,官员的任免一旦随便起来,他们的路子倒是走通了,咱们将来的路子就走不了了。

可是类似于其他一些不好推脱的怎么办?

萧鼎道:先不忙着拒绝吧,只是说人数多,想想办法,一时间没有多少合适的位置,给他推荐几个差人手的,便滴水不漏了,确实是做事的人便不会挑剔,动机不纯自然知道自己的算盘恐怕是打不响了。

自古以来,困扰上下最大的难题往往就是那么几项,一个就是温饱,一个就是练兵,还有一个就是官员的任免,以上五六百年一直都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着反反复复的改弦易辙,咱们摊子小,现在能用的人不多,但务必不要滥竽充数,否则走到后面,就会烂到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