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阁老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挑明他们三兄弟与王博的关系。不等晕乎乎的官员回过神,直接逼问这些人为何屡次针对王县令。
“不知王家长辈与你们有何过节,家中老爷子身体硬朗,有秀才功名在身当县令有何不可。你们这些人莫不是嫉妒,若是嫉妒可以请求皇上下旨,让你们现在去江南,帮助太子殿下稳定局势。我让爷爷把县令的官位让给你们不是不可。”
这番话听起来十分刺耳,站出来的官员个个脸红,不知道是生气还是羞愧。谁都知道朝堂上的几位阁老地位不一般,得罪了王阁老不值得。
王学士微微一笑,劝说大哥莫要生气,“大哥别跟某些嘴碎的官员一般见识,某些人嘴巴上说的厉害,背地里却是十足贪生怕死的人。太子殿下平息动乱有功劳,局势稳定自然会有人跳出来抢功劳。这样的事太多了,大哥你还没有习惯嘛。”
王学士话很少,挺直腰板站在大哥身后,心里想着回到太学他要直接公布和王博的关系。哪位学子胆敢非议王县令,定罚他好好的抄书,深刻懂得尊老的意义。
顾非宸的心情愉快看着唱反调的官员,一个个成了哑巴,这一幕十分的有趣。眼睛瞄向苏成峰。发现苏成峰脸色难看,估计他也没想到会踢到铁板。
下朝后的官员,三五结伴离开,今天的话题人物是王县令。看似乡下普通的老寿星,其实人家有三个有出息的孙子,真没想到这三人是兄弟,平时隐藏的真深。
顾墨白看了一出好戏,乐呵的离开皇宫,见到小厮询问他对王阁老是否了解。
小厮不假思索的回话,“王哥老是不错的老臣,拎得清事不爱多管闲事,我记得他好像是南方人。”
顾墨白笑呵呵的说三兄弟的事,真没想到这三人是亲兄弟,“前一阵子太子推荐的乡下老妇人,正是他们的母亲。王阁老亲口说这些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呢。三位大人都姓王,很少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小厮很吃惊,惊讶过后忍不住笑起来,“那些唱反调的官员肯定肠子都悔青了,得罪阁老得罪大学士,又得罪了王山长,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顾墨白的心情非常愉快,“你说的对,那些墙头草以为听苏丞相话会能得好处,瞧不起乡下的老寿星。这回倒好他们得罪不该得罪的人,换作我是阁老也会生气。
生闷气的苏成峰回到相府,百思不得其解,这三人怎么会是亲兄弟。想起来前不久的早朝,他和属下的官员对王翠花很有意见,言说乡下的老妇人没有资格做县令。
结果王翠花的父亲成了县令,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王县令竟然是王阁老的长辈。
背着手在大厅走来走去,苏成峰心里有几丝不安。他敢在早朝上嚣张,却不敢得罪阁老,别看王阁老平时不常上朝,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依然重。
想到太子殿下两道推荐的奏折,苏成峰认定太子知晓此事,一定是顾墨晟故意上奏推荐王翠华,提醒皇上和百官他在江南功劳大,来换认命县令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