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靠山(1 / 2)

看见管家脸上的焦急,王阁老放下手中的水瓢,背着手慢悠悠的来到走廊上,“说吧老家出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

管家抬起衣袖擦拭额头上的汗珠,说起他打听到的事,说完以后脸上焦急的表情没有减少,“老爷你说这该怎么办呢,难得老爷子圆梦,京城里的某些读书人唧唧歪歪,一个个恨不得跑去江南自己当县令。”

身为老臣习惯性的把事情想的复杂,眯起眼睛思索一番,王阁老缓缓开了口,“江南一直出读书人,太子怎么选择老爷子当县令,我不信江南当地没有可用的人才。你派人乘船回一趟江南,问问老家是什么情况。”

王家的随处离开京城,一来一回花费五六天的时间。这几天时间里京城的读书人议论声更大,读书人自认为高人一等,他们中有举人功名的比比皆是,自认为比乡下的老秀才有能耐。

考中举人没有功名在身,这些人心里嫉妒好运的王县令。

王阁老派小厮出门打探消息,发现很多读书人对王县令不满,心里憋着一股无名火。这些无知的读书人懂什么,他们家老爷子做县令绰绰有余。

随从回到京城直奔王家,小心的把一个大包裹放在木桌上,如实汇报去江南的成果,丝毫不敢隐瞒老爷。

听完随从的汇报,王阁老选择相信母亲的判断,感慨母亲本事大竟然能入了太子的青眼。没想到母亲能与太子交好,不愧是他的母亲。

“太子不知王家的情况,帮老爷子圆了做官的梦,老夫这次就出面解决京城的流言,就算还了太子的知遇之恩。”

老管家挥挥手让随从退下,劝说老爷三思,“你是阁老要和太子保持距离,老爷你站出来帮太子说话,会让外人误会的。”

不在乎外人怎么看,王阁老有他的想法,“非议老爷子多声音多,我怎么能坐视不理。身为小辈居然要站出来维护长辈的颜面,乡下老寿星又如何,也是年轻的读书人招惹不起的存在。”

想要朝中的局势,王阁老打算明日上早朝,给某些别有用心的官员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江南城的王县令有人撑腰。

顾墨白一直没有想到好主意,这几天处在烦躁的状态中,心烦意乱更不愿去相府。他喜欢苏洛洛十分厌恶苏成峰,不想看见小人的可恶嘴脸。

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顾墨白面无表情的站在金銮殿上,看见几位文官站出来弹劾王县令。纳闷老寿星如何招惹这帮人,人家好好的在江南城当县令,根本没有妨碍到谁。

直来直去的夏将军,最不喜虚伪的文官,果断的站出来批评没事找事的官员,“亏你们还是读书人,怎么没有尊老爱幼的想法。王县令与你们有什么过节,凭什么弹劾寿星公。”

知道夏将军喜欢怒怼文臣,以苏成峰为首的文臣,根本不搭理夏将军。

苏成峰隐约的发觉今天早朝的气氛不对劲,几位大将军的脸色有些古怪,更奇怪的是本该在家颐养天年的王阁老,竟然出现在朝堂上。仔细的观察四周,发现翰林院的大学士来了,太学山长也来了。

直觉告诉苏成峰早朝会有大事发生,思来想去猜不到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