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此行最大的目的已经达成,接下来就是周管事替他出面与曲利靑洽谈,接受谍报系统事宜,顺便也解决了外交的小风波。
张为道:我的身份不便久留,日后若有大事,可以通过周管事联络我,告辞。
末将恭送使者大人。
曲利靑态度极为恭敬,这个使者不仅是他的贵人,更是拉他上位的见证者,能让周管事卑躬屈膝,来头定然不小,这种人不宜得罪,只能竭力交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对方鼎力相助。
张为离开使节馆后,曲利靑态度友好的将周管事请入会客厅,一众藏于幕后的下属全都一改常态,一个个容光焕发,正应那句老话,车道车到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讽刺的是,这些无比忠诚的部下,就在耶律亲王的尸体前洽谈暗网的接收事宜,负责谍报工作的官员对周管事这个新老板给外谄媚。
以后就全仰仗周大人了。一个谍报官员带着一缕醉意,陪着笑脸道。
为了完成亲王大人的遗愿,我等甘愿马革裹尸。周管事正气凛然的道。
三丈远的耶律棺椁纹丝不动,若他在天有灵一定会哭晕在厕所,自己的心腹爱将,仅仅用了几天时间,认清时局后,全部选择了aa继承aa他的遗志。
辽国最想吃的蛋糕,被张为捷足先登,这个系统会在未来时间向辽人证明落在张为手中散发出的可怕影响力。
之后的事情完全按照张为的剧本再走,曲利靑亲自手书一份,通过周管事的秘密渠道,火速送往大辽内宫。
当然,密信不止一份,周管事也写了一份,对于大宋发生的一切做了详细的汇报,并且对于自己不请示山峰就临机专断,做了深刻检讨,并且降职请罪。
这套说辞,自然是张为斟酌许久的文本套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上级看到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居功而不自傲,懂分寸,识时务。
这样的员工没有那个老板会不喜欢的,更何况成功的游说了曲利靑率部投诚效忠,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不管里面有什么弊端,至少面上是成功的。
最后一句以退为进,悄悄告诉萧太后,如今的周管事是不可替代的,是时该升职了。
张为这手安排主要出于两点原因,其一试探下传说中的妖后是否足够睿智,包括点的那把火也是在做试探。
倘若他的布局一一被人化解,那么日后针对辽国的计划就要做些微调,如果无解,那就轻松多了,至少十年八载内,可以高枕无忧了。
其二,是打感情牌,向周管事这等人,年纪一大把,冒着生命危险,立下的功劳,上锋居然不问无闻,那这种主子抛弃掉毫无压力可言啊。
总而言之,张为针对辽国的布局初步形成,在请报上实行反渗透计划,接下来就是要逐步的蚕食那群部族头领,大举的输送贪官污吏去祸害辽人。
顺便给妖后留下一道考题,曲利靑就像河豚,肉质鲜美,令人垂涎欲滴,可它是有毒的,怎么选?
不要便宜了皇帝,吸收了又如鲠在喉,难以消化,你对他严苛吧,这位仁兄已经找到张为这个下家,调头率部南下,就让你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张为会不遗余力的鼓动他完成耶律的遗志,一统天下,暗中资助什么的自然不会少,要是曲利靑头难发晕想当皇帝,那么辽国的形势立刻就会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