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莫急,听我细细道来。张为起身走到门外,探头望了望,折返回来,取出狼纹玉佩,郑重的道:亲王口谕,曲利靑听令。
曲利靑急忙跪拜在斗篷使者面前,叩首道:臣在!
本王若有不幸,着曲利靑统帅大军,续本王未完之志。张为憋着嗓音,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只要曲利靑以及而行,三十万的军队大礼包萧太后接还是不接?
不接,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部队被小皇帝逐步消化,在耶律的尸体上滋生起另一股势力,占据上风。
接受,对方提出的要求也会成为萧太后心中的一根刺,什么是听调不听宣,你丫的把自己当做土皇帝还是怎么滴,掌控那么的军队你究竟想干嘛?
必然不可能完全放心,日后必然会以粮草辎重等各种各样的物资卡曲利靑的脖子,双方矛盾激增,愈演愈烈。
至于萧太后的幕僚智囊怎么分化,在这支部队内安插内线,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不管如何,三十万人的队伍,政【治】倾向不明,辽国要怎么提防,那就不是张为该操心的事了。
他能做的就是当这支队伍濒临绝境时,暗中资助一番,大辽不是想着吞并大宋吗?老子就在你家门口放把火,看你如何应对?
曲利靑闻言,大喜过望,他虽然有职位也有一定威望,若想彻底掌控这支队伍,师出无名,名不正言不顺,平级的极为统领未必会服他。
有着使者大人的话,加上亲王大人的信物,相信没有人敢在背后嚼舌根。
多谢王爷再造之恩,卑职纵然肝脑涂地,也会完成他的遗愿,一统天下,开设万世之基。曲利靑郑重的接过狼纹玉佩。
张为心中冷笑,什么一统天下,连天水郡的天险都越不过,谈何一统天下,只要老子把路修道天水郡,打通所有的关卡要道,提高后勤保证能力,届时以大宋的经济实力,完全无惧任何来犯之敌。
古代战争与二十一世纪完全不同,一城一池的攻城拔寨,拼的不仅仅是军队素质,更重要的是补给和城防,打不过可以耗,耗不过可以实行战略性转移,以空间换时间,有的是战术玩死他丫的。
统领快快请起,我也只不过依计而行,全靠亲王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张为谦虚的道:接下来,你就专心的应对萧太后,情报方面派人与周管事做下交接,即日起他会护送你安全返回驻地。
卑职稍后就安排。
此举正中曲利靑下怀,情报系统建立不易,最是烧钱,亲王倒下后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养得起这批人,倒不如交出去,做个顺水人情。
如果耶律亲王泉下有知,定然会跳出来破口大骂,这个情报系统,遍布南唐,大宋,大辽,是他耗费无尽心里组建的暗线力量,就这样被曲利靑轻而易举的拱手于人。
此时的曲利靑终于可以长舒口气,他没有张为想的那么长远,身为武将,他最擅长的排兵布阵,攻城拔寨,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烫手山芋。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回到边境,凭借亲王的信物,可以成功的控制整个队伍,只要有军队在手,他就没有后顾之忧,使者提议的听调不听宣,更是一绝,将他的后顾之忧也彻底的抹除了。
今后,不管做什么他都和部队在一起,任何人敢害他都要掂量掂量三十万大军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