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平静地点头,“还行。”
杨小晚接不下话,从钱袋里拿出大半的碎银,放在木板上,“去看大夫吧,把手治好了,生意才能做下去。”
虽然她觉得这些东西并不能赚到什么钱。
“不行。”少年双眸坚定,他已经受过她的一次恩惠,不能再不劳而食。
他的背脊挺得笔直,一副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的模样。
杨小晚往摊子上扫了一眼,随手抓了两支木簪,“钱我用来买这些。”
少年道:“两支木簪只需二十文钱。”
杨小晚不愿跟他磨叽,“我说它值这么多钱就这么多钱,你收下就好。”
然后不待少年回应,她强拉硬拽地扯着大枣走了。
少年怔怔站在原地,摊上的银子反射着光线,明光锃亮,可他们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
……
大枣果然是条重情重义的狗,杨小晚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牵出少年的视线外。
紧赶慢赶地来到有杂货铺的街市,一看全都关着门。
她扶额,早该料到的。
不过回去的路上,她恰巧遇到了一个逸香轩的伙计,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伙计把她领到自己家,递给她浆糊,随口一说:“其实二东家跟邻居借会更快些。”
杨小晚好像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猛地惊醒,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淡淡的惘然。
一个人呆久了,她根本没有想过要去敲开别人的门,一直在等别人主动,有些可以等到,有些则没有结果,还有些,是永远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