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大都深知与人相处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人际关系。
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来说,人是最宝贵的。对于生存于世的每一个个体来讲,人也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必须同人打交道,如今再没有人能够到森林山洞去隐居,去忍受鲁宾逊式的孤独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努力换来更大的成功,我们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周围的人。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对他人有所帮助,信心十足地要求别人的帮助,与慷慨地把它给人,正是我们天性中的一部分。
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都懂得如何有效地同别人打交道。我们中有些人在这方面有可贵的直觉,他们学到了这方面的技能。人们应当懂得如何去影响别人的思维方式,也许任何事情的失败,常常都可以归结为与他人打交道的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些智商很高,专业水平不低的人土,晋升或晋级的机会总是与他们擦肩而过,活得很枯涩,很落寂,甚至很无奈。例如:一位工作出色的机修工,却最先被老板解雇了;一位在班上成绩并不算得上最好,表现也并不怎么样的学生,毕业后却比别人我的工作更好,于得也更出色;一位在部门工作最辛苦的职员,却没有签订延期的合同。这些情形令人费解,也很让人感到疑虑和悲凉。
我们无法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解释这些现象,但有一点,这些人的个性以及他们把握别人的能力肯定与别人有所差别。有效的人际关系,应该基于一种有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应当失去平衡,以至于让一个软弱的人听任别人把他当作逆来顺受的羔羊加以利用,或者让一个专横的人以独裁者的性格把自己的方式强加给别人。
情商研究表明,了解别人内心感受的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爱情、友谊和家庭等方面都很重要。我们越善于从他人发出的信号辨别他的真正感受,就越能控制自己发出的信号,这种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的能力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和卜卡普兰在贝尔实验室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说明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和生活舒畅的重要性。该实验室里的人员都是学术智商很高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但他们之中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差别的原因在于那些有突出成就的人人际关系良好,交游广阔,拥有稳定的交际网,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打电话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并且很快有结果,因为他们平时就建立了可靠的关系网。而那些表现平庸的人,虽然也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但往往是徒然。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一个人和谐地融人群体,为群体所接纳,能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拓展,而且是开展与他人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伙伴关系的基础。
遗憾的是,许多学术智商较高的人士却对此表现木讷,甚至表示不屑。他们往往秉持专业上的优势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孤芳自赏、恃才傲物、自高自大、狂放不羁或者我行我素,拒绝与外界打交道,落人了郁郁不得志的境况。为了排解这一心理郁结,他们又在众人面前“强调”和“抬高”自己,结果是恶性循环,更加孤独。
现代教育中有一个名词叫“功能性文盲”,为各国文化教育界所关注。以往“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知识和技能欠缺,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人,而今“功能性文盲”则有更深刻的内涵――凡是生活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或本国社会的人都被称为“功能性文盲”,比如心理调控能力差,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能力薄弱等等。像智商水平低一样,情商水平差,同样使一个人难以有所成就。
不能成功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太看重自我,囿于狭窄的自我,看不到他人或群体的重要作用。一个囿于自我的人,实际上是剥离了自我的社会意义,是对自我的歪曲和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