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欢微笑?那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第一,强迫你自己微笑。如果你是单独一个人,强迫自己吹口哨,或哼歌曲。表现出你似乎已经很快乐,这就容易使你快乐了。下面是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的说法:
“如果我们不愉快的话,要变得愉快的主动方式是,愉快地坐起来,而且言行都好像是已经愉快起来……。”
每个人都需要快乐,因此你对任何人微笑都不会遭到拒绝。如果你能够使沮丧的人快乐起来,并充满自信,那你将会处处受到欢迎。
在热带地区,那些可怜的农民用原始的农具耕作着,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许多快乐的脸孔。农民们的生活虽然劳累,但他们的快乐却不亚于坐在办公室的职员。
在纽约长岛火车站,有二三十名拄着拐杖的男孩,正走上阶梯。有个男孩还必须靠人抱上去。许多人对他们的笑声和快乐的心情感到吃惊极了。有人去询问这些孩子的领导人。“呵,是的,”他说,“当一个孩子发觉他一辈子将是个跛子时,最初会惊愕不已;但是,等他的惊愕消逝之后,他就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于是就比一般正常的孩子们更快乐一点。”
这些孩子们乐观积极的心态真令人敬佩。他们尚且如此,一个正常人更应这样对待人生。
富兰克林?贝特格,当年圣路易红雀棒球队的三垒手,目前是全美国最成功的推销保险人士之一。他说,他好多年前就发觉,一个面带微笑的人,永远受欢迎。因此,在进入别人的办公室之前,他总是停下来片刻,想想他必须感激的许多事情,展现出一个真诚的微笑,然后当微笑正从脸上消逝的刹那,走进去。
他相信,这种简单的技巧,跟他推销保险如此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的中国人,真是聪明绝顶,对世界上的事物都看得很透澈;他们有一则格言,我们都应该把它别在帽子里。那则格言说:“和气生财。”一个没有微笑面孔的人,不能做生意。
尤其对那些受到上司、客户、老师、父母批评的人,一个笑容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欢乐的。
一百年前,林肯引用一句古老的格言,说过一段十分精彩的话,他说:“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用一滴蜜去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
相反,假如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对人家说一些不中听的话,以为这样你就会感到痛快:那么,别人会痛快吗?你的味和敌视的态度会使对方赞同吗?
威尔森总统说:“如果你握紧一只拳头来见我,对不起,我会握紧两只拳头来迎接你。但你若对我说,我们坐下好好商量,看看意见分歧的原因在哪里,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的分歧并不大,倒是看法一致的地方多一些;也会发觉只要我们有彼此沟通的愿望、诚意和耐心,我们就会沟通。”
培养宽容的品质,可以用心理学中的“认知疗法”,即时时用一些话提醒自己,这些话中最有效的就是“未必如此”和“人难免会……”这两句。
当你发现了别人的毛病时,要提醒自己:“未必如此。”
因为我们对别人的判断,往往只是根据表面现象,不一定准确。我们自以为“发现”了别人的虚伪、欺骗等缺点,而事实却未必如此。提醒自己“未必如此”,可以避免误会别人,这样你会变得更宽容。
古代鲍叔牙和管仲一同经商,分钱的时候管仲多拿了钱。一般人都会认为管仲贪心,鲍叔牙却说:“未必如此,也许他只是因为家里正好缺钱,如果以后他家里不缺钱,他也许会少拿钱呢。”
在抗洪中牺牲的英雄高建成也有类似之举。他在部队做指导员,发现近来泔水缸里被抛掉的饭菜很多。别人批评说:“新兵太浪费粮食。”高建成却说:“未必如此。”调查结果是:炊事班做的菜太辣了,北方兵迫不得已才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