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锋芒“不"露(1 / 2)

人这一辈子很难避免被人误解。被人误解是一件非常令人痛苦的事,谁也不想碰到它,但谁也避不开。尤其是一个正直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你忍受一时的委曲,其实也是值得的。你要相信有一天,人们会明白其中原委的。到那个时候,不用你主动去解释。其实,这是一种简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比较,可有的人就是看不到这种差别,甚至有的人即使看到了却为了面子或其他“眼前利益”,而变得不管不顾、一意孤行。

被人误解在所难免,而且往往暂时得不到某种利益,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主动权就落到了你手中。这时候,你的修养如何,你的智商水平到底有多高,恐怕就有分晓了。的确,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无论你平时显得如何洒脱不俗,如果在这个时候掌握不好分寸,将会前功尽弃,原形毕露,你的良好心境也会遭到彻底破坏。

在你有所失的时候,应该以平稳、豁达的心情对待之,说不定在有所失之后掩盖着更大的有所得。这种心态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要培养这种“不争一时之短长”的意识,努力把它化为一种内在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外在压力下的被迫行为,这才是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所在。

外敛内修乃古人之训,也是处事为人之要义。

我们的祖先尤其注重德性的修养,从而完善自我,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智者,简单概括为险滩敢进、激流勇退之士。

要想让别人坦然接受你,即使你有多深的才华,也不能全部展现,并且更不能摆知识渊博的架子。要懂得适时地有分寸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否则不仅会招来别人的嫉妒,而且会引起别人的不服。

同时,卖货要找懂行的商家,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拿出手上的货物。明智的克制不是自我埋没,而是积极寻求能够发挥才能的地方,寻求能够赏识自己的人,然后再一展身手。正如《论语》所说,有块美玉,把它放在匣子里藏起来,等到有好的价钱再卖出去。大家说,卖了吧。但我要等到高价再卖。春秋战国时代的宁俞,即宁武子。孔子曾评价他说,宁武子在国家安定时就聪明,在国家昏暗时就装糊涂,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他装傻时别人就赶不上了。

才智的忍耐达到极至就是要装傻扮痴。很多聪明人却极不情愿装傻。更可悲的是,一些人就怕别人把他当做傻瓜,千方百计地想卖弄一下聪明,岂不知这样更傻!

有才华的人要学会自我保护。我们不能责怪社会,腐败和清明,纯朴和奸猾都是相对的。有才华、正直的官员利用政治为民谋福利。造福社会,而小人却妒贤嫉能,搬弄是非,祸国殃民。《老子?供德》章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一个人,特别是身在官场的人,不会自我保护只能导致才华的埋没。这种素质为官者不可无。

洪应明在其传世名著《菜根谭》中也认为,富者应多施舍,智者亦不炫耀,锋芒不可太露。他指出:“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浅其行矣!如何不败?”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富贵的家庭待人接物应该宽厚仁义,但有的人反而苛薄无礼,这种人虽身为富贵之家,可是他的行为跟贫贱之人却完全相同,这样又如何能够长久享有富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