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钓友(2 / 2)

“嗨,老任头瞎吹的吧?其实只会一点皮毛。”李飞谦虚了一把,可是脸上的得意之色难以掩饰。

老李想,到底还是个后生仔,踏实也是有限度的。

“那我考你个问题呗,你就给我背个四气歌吧!”老李道。

李飞脑子一转,便想起来了。实际上他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还会背这个,等于是从记忆深处的库房里扒拉出来的。

“好咧,您听着!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良,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李飞一口气背下来,虽然只有十来句,但是已经很让老李惊讶了。

这个歌诀,若是搁在他这样的医药世家,那真是不算什么。他孙子三岁就会背这个,孙女拿这个当歌唱。

若是搁在医学院学生那儿,也不算啥,毕竟专业学医,这都是基础性的东西。

可是,据说李飞只是个普通的小农民,家境贫寒,完全是自学成才。能够有这份坚韧的学习精神,实属难得。

不过,老李也没有就此轻信于人。他又陆续检查了其他的中医药知识,发现李飞都能对答如流,这才感慨,这小子的确是个怪才。

首先就是记忆力卓越,像他一辈子从医,从三五岁认字儿起,就开始背诵这个。可是到如今,还有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背诵的东西没有把握到。

而这小子,那大脑就跟无限大的海绵一样,来啥吸收啥,的确是厉害。

经这一交流,老李对李飞,更有好感了。再看他的眼神,就变得柔和许多,跟看自己的孙儿孙女差不多。

而李飞呢?他在这个过程中,受益颇多。原本这些知识,都是五羊玉生塞给他的,他得到了,也就丢到一边去。偶尔需要用到的能力、药方,才从里边翻翻捡捡拿出来用。

今天经李老这么一考,他把这些知识都温故了一遍。所谓温故而知新,熟练背诵过后,他开始彻底理解这些药理知识了。

李飞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天赋异禀,也要自己更努力才行。”

由此,他特别庆幸,自己今天能遇到李老。更感谢任再起,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后来李飞才知道,原来人家老李是医药世家。

三个人钓鱼,时间过的很快,期间话都不算多,却不觉得闷。钓上来大的就收起,小的就放生。

最后晚上七点多,一把拉,有那么十几条鱼。

“哎呀,都两斤多,咱们也吃不了啊。”老李望着满满一桶鱼,有点犯愁了。

“走吧,找个饭店拾掇拾掇。”任再起提议。

他的话,让李飞一下子有了点子,忙道:“你们去过米通镇没?镇子不大,也挺穷的,但是镇上有一家饭店不错。不如去那里试试?”

其实他说这番话时挺心虚的,毕竟米通镇离县城也有那么远,这天儿都黑了,让两位老人家跑去那里,实在不合适。

所以说完他就气馁了,没抱任何希望。

两老都是打拼一辈子的人了,吃过的盐巴比李飞吃的米都多,自然一眼就看出他眼底的热情,以及那一丢丢的心虚。

两人对视一眼,任再起爽朗大笑:“哈哈,好啊,我们就去试试看!”

“走!”老李收拾钓竿,拿起背包。

李飞听了,愣住,接着开心不已,忙上前殷勤地帮着拎桶。

六十斤的痛,有鱼有水,他拎起来健步如飞,着实让老李和任再起吃了一惊。

付过钱,三人出了山谷口,向一辆吉普车走去。

老李远远就打招呼:“小王,饿了吧?走,我们去吃个饭。哎,你要不要去厕所?”

“李老,我不用,走吧!”小王给他们打开车门,一脸认真地回答。

李飞一看,乐了,这不是他之前进山谷入口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小伙子吗?这叫啥,缘分,原来他们终归还是会再认识一次。

小王也看到李飞,冲他憨憨一笑,两个年轻人算是交上了朋友。

车子驶出湖区,向米通镇公路驰去。小王开车又稳又快,半小时不到,就来到米通镇。

在李飞的指引下,他们找到望海阁。原本老李和任再起都认为,既然这小子竭力推荐,那这里一定是宾客盈门才是。没想到,事实与想象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