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双赢?都赢(1 / 2)

宋明瑜今天同样是一大早就来了。

作为这场招聘会的牵头人, 明瑜&明香两家公司的老板,这么重要的场合少了她本人还真不行。

“明瑜”和“明香”的员工们布置礼堂。

两家公司的员工早就接到了通知,现场人影绰绰,到处都是员工们忙碌的身影。

“小路, 把那个横幅给我一下!”

“岗位表呢, 谁还有多的岗位表!”

“Venus分店的名单在谁那里, 我借一下!”

尽管再怎么提前有安排,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提前准备好, 但真到了现场要弄的时候, 一开始还是难免有些兵荒马乱。

尤其是今天这一场招聘会意义非凡——

它决定着针织总厂这么多员工的未来!

能跟着宋明瑜来这场招聘会的,无一例外,都是“明瑜”和“明香”的中流砥柱。

包括各店的负责人, 还有公司现在各部门的管理。

员工们勤勤恳恳地忙碌布置, 等待着随时会来的针织总厂职工。

宋明瑜则是居中调度指挥,她观察力敏锐, 哪个部分需要多一点人,哪些东西不需要现在就整理得完美,她一下就能发现。

整个现场在宋明瑜的控场下越发上道, 有条不紊地展开, 宋明瑜也得以脱身来做别的。

她今天当然也有“工作”。

食堂这锅腊八粥, 就出自她的手笔。

腊八粥这东西本来是北方传来的,但南城其实也有吃这个的习俗。

针织总厂往年,每一年到了腊八节这一天, 都特别喜欢给员工们发腊八粥。

有些年头效益好的时候, 像是八五年春节那一趟,当时吴书记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还让人提了桶子去街上发。

只是后来随着厂子的处境越来越差, 风气越来越沉凝不说,这些老习俗也都渐渐地没人顾得上了。

今年更是因为破产,根本没人管这茬——或者说就算有人想起了,也没人敢在这节骨眼上提这个。

厂子那边刚破产,大家都愁云惨雾的,谁敢在这种时候触霉头呀?

可要说内心里,谁也不向往着这一碗温热呢?

宋明瑜用料从来都是扎实得很,哪怕是免费的腊八粥,她也不会败了自家口碑。

要做腊八粥,大米、红豆、红枣、桂圆这些基础的材料自然不少。

宋明瑜还加了一点花生仁、核桃仁在里头,增加了风味不说,整个粥的口感也更香。

腊八粥并不是一个难做的菜,逢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但要做得细腻、绵软,口感丰富又不会互相打架,是需要相当的技巧的。

不过这对宋明瑜来说没什么难度。

提前浸泡好需要的豆子和米,这天气不会坏,像是大米,再进冰箱里头冻一冻,再拿出来煮粥,那就自带“开花”的效果。

而且米香味儿也会更浓,口感也更稠。

所以来参加招聘会的这些人,大老远就已经隐隐约约闻到了那股香味。

等走到食堂里头,腊八粥那股香甜的气息就更是抵挡不住了,带上宋明瑜那一张见谁都先三分笑的表情——

她甚至热情地招呼众人找地方坐下慢慢喝粥。

“这没赶上腊八,再怎么年前也得喝上这么热腾腾的一碗,新年才有新气象。”

这些针织总厂的职工心里不知道怎么的,感觉有根弦,像是被人轻轻拨了一下。

软软的,酸酸的。

是啊,腊八都过了,可这个年前过得兵荒马乱,谁也没心思管所谓的腊八粥。

腊八粥,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家家户户都因为厂子破产,大家找不到出路的事情纠结、哭闹、争吵个没完。

说什么年味,连以后都没了,哪里还有年味可言?

但偏偏,就在他们满心绝望,山穷水尽的时候,宋明瑜却出现了。

招聘会。

这在从前的针织总厂员工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铁饭碗拿的好好的去应聘什么呀。

可如今,这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关键是宋明瑜三观真的正。

她给的待遇很好,一点没因为他们困难的处境,就趁人之危,用底薪把他们套住。

工资是多少,福利有哪些,什么情况下能拿到更多的奖金、绩效,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

大部分青壮年的工厂职工,自己都是能识字的,那合同上写的白纸黑字不可能造假。

但这个待遇,定得又非常公平。

不是怜悯、也不是施舍,而是非常中肯、客观。

明瑜和明香两家公司的员工人家就在现场,这个合同,就和他们当初入职的时候一模一样。

“宋总说了,只要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一切从头开始,咱们一视同仁,不问出身,只看前程。”

这年头国营工厂的工人,多少都有些心气儿高。

不是那种看不起人的心气儿,而是一直待在国字头里,天然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骄傲。

尽管针织总厂的陨落,让他们心里的那份骄傲遍体鳞伤,可这些工人的内心深处,仍旧渴望着被认可,被正视。

而宋明瑜的做法,就正中了他们心里最软的那个点。

尽管宋明瑜并没有想那么多,她只是觉得招聘按以往的规矩来就行,没必要搞特殊。

但恰恰就是这份不抬高,也不贬低的“正视”,让这些职工们感觉自己已经碎成渣渣的自尊心,又开始慢慢能拼回去了。

他们是有人要的,他们的技术也好,经验也罢,他们在针织总厂的这么多年,是值得被人说一句“能行”的!

宋明瑜的这一碗腊八粥,无疑是卸下了所有人内心的最后一条防线。

不少人甚至一边默默地喝着腊八粥,一边用粥碗挡住了自己的脸。

眼泪无声无息地掉进了碗里,再抬起头来,眼睛都还是红红的。

明天,有了。

宋明瑜给他们带来的,还能够为之奋斗的新工作。

这个年,也有了。

宋明瑜从头到尾没说什么鼓励大家重新站起来,什么笑脸对人生之类的片儿汤话。

她只是笑吟吟地,对每个人都说着新年祝福,给每一个人都端上一碗朴实、亲切又温暖的腊八粥。

没人是傻子,没人是铁石心肠,尤其是经历了破产这么个大起大落的事情之后,所有人都明白——

这就是宋明瑜在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照顾他们的自尊心。

这让众人怎么不感激,怎么不想着要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亮?!

他们要是不在宋明瑜手底下好好干,不仅仅是愧对宋明瑜给得这么好的机会,更是愧对针织总厂职工这个从前的头衔!

尤其是那些女工人们,更是下足了决心。

这年头,纺织女工的要强程度,自尊心,可比那些男同志还要高!

针织总厂虽然破产,可她们从前都是正经在厂里轮班过“铁姑娘班组”的!

在新岗位上,她们也要做到最好!

食堂里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都是旧相识,前几天大家见面还是凄凄惨惨戚戚的,现在一个个脸上都挂着藏也藏不住的笑容。

不少人聚在一起闲聊,有人一兴奋,就忍不住说道。

“要不说厂工子弟就是团结呢,你看明瑜不在厂里,还是心系着厂里。”

这话一出,同一个桌子其他喝腊八粥的工友同事都笑他想法太简单。

“明瑜人好是真的,但是真的厂工子弟可是半毛钱关系都沾不上吧——咱们厂里那么多厂工子弟,除了明瑜,有谁管过咱们吗?”

“别说厂工子弟了,咱们厂子里这两年出去做生意的人不少吧,除了明瑜,这回谁来帮咱们啦?”

“林香、高彦芝、张新民他们,哪个不是跟着宋明瑜一块儿的?”

这还真是。

厂子出了这么大事儿,结果最后真正伸出援手的,竟然是宋明瑜这个从头到尾都不在厂里的。

林香就在负责明香服饰,也就是Venus这边的招聘。

宋明瑜负责食堂,林香那边就负责礼堂的招聘现场。

高彦芝、张新民他们,全部被编进了今天的“面试小组”里,帮忙做工作分配的工作。

宋明瑜是特意这样安排的。

一方面,招聘这件事说起来其实挺琐碎,宋明瑜之前跑港城又去找骆京明,现在就想摸会儿鱼。

另一方面,作为前针织总厂的员工,林香和张新民的身份也是最适合在这种场合下给宋明瑜当左膀右臂的。

高彦芝是张新民老婆,而且又是总厂的职工,她对厂子里的人员什么的都最熟悉,也适合来帮忙。

但即使宋明瑜不在招聘会场那边,谁不知道今天这场招聘会是宋明瑜办的?

这是真的人比人气死人,有的人厂子还没歇气儿呢,就忙着给自己怀里搂东西。

有的人呢,自己发达了,还记着要拉别人一把。

怪不得人家明瑜就这么两三年时间,能做成这么大生意呢!

有人出来打圆场,“……唉,别说了,大家都不容易,算了算了。”

“是啊,都不容易,所以咱们才得念情,不然成啥了,人家明瑜给咱们机会,咱们也得中用啊!”

也有人感慨,“明瑜也是大度,换我,和厂里闹过矛盾,就算有钱也说不定不管。”

“所以说你是你,人家明瑜现在是南城杰出企业家,你就别跟人家比了。”

其他人说道,“不过,说真的,那些人也不配有工作。”

就不说之前进厂名额的事情了,现在谁不知道宋明瑜宋言川姐弟俩当初为啥要从筒子楼搬走?

是,院子是大,但再大也就是个平房,谁不想住楼房?

还不是筒子楼有些人就知道挤兑人家姐弟俩呗!

“反正呀,我觉得是个人,都该念着人家明瑜的好……要是人家对咱好,咱还闹幺蛾子,那真不是东西。”

一仰头,一口甜糯绵软的腊八粥喝下去,料放得足,用的又都是正经好东西,花生仁提前烘炒过一会儿,甚至还带着一点点焦香。

“……这个年,总算是能好过了。”

食堂里气氛轻松和缓了许多。

宋明瑜的心情也很轻松,毕竟今天的招聘会提前就计划好了,她只需要在这边说说话,招呼大家喝粥就好。

谁知道这边正发着腊八粥呢,一个员工一路小跑过来报信儿。

“宋总,不好了,招聘会上有人闹事儿!”

“张工和高姐他们拦了好几次,林总也和对方说了,就是怎么都说不听!”

宋明瑜干脆把发放腊八粥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和这姑娘一起去了招聘现场。

她开始还想着是不是什么厂子里有些厂工子弟,趁这个机会当街溜子耍浑。

这种人是常有的,尤其是最近物价又涨了一波,许多找不到工作的待业青年也不想着怎么找工作了,一个二个直接就变成了“混混”。

时不时就去街上那些摊上耍浑,要吃霸王餐,甚至还有人嚷嚷要收保护费。

但直到迈入礼堂大门,宋明瑜这才知道员工嘴里的“大吵大闹”是什么意思——

不是什么街溜子什么混混,而是一群男女职工正站在主席台下,气势汹汹,虎视眈眈!

带头的那个女人声音尖锐:“我不管什么名单不名单的,说好的是给针织总厂的职工安排工作——那你们今天必须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

对有些人来说,这个招聘会简直是收获得盆满钵满。

合同签了,工作拿到了分配,还有新老板亲自慰问的腊八粥喝!

这是天大的喜事,恨不得奔走相告,让所有人都知道。

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个招聘会就没那么令人愉快了。

比如说小花袄。

在厂里小偷小摸固然是让她日子过得不错,至少小方这些人苦巴巴地勒紧裤腰带的时候,小花袄还能继续吃肉喝汤。

可针织总厂破产,这些东西都要被债权人收走,她就没辙了。

偷点总厂的东西,她还能理直气壮,她就是总厂的职工,而且是总厂欠她的,她还不怎么心虚,可东西要是是别人的——

她还真不敢。

不是不想,是不敢。

万一真吃牢饭了咋办!

小花袄就想到出去找个别的活儿来做,可哪有那么容易,针织总厂一下子失业那么多人,几千人嗷嗷待哺,厂子还在破产清算环节,能做活儿的工作都有人抢呢!

加上小花袄又不是那种技术特别突出的,她根本就不吃香。

之前靠着薅厂里羊毛,顺手牵羊拿了不少好处,小花袄过了段时间比别人更好的日子,现在由奢入俭难,又喜欢攀比,心里那口心气儿就下不去了。

就在她表面若无其事,心里焦虑得很的时候,忽然有人来通知她,说厂里开了招聘会!

小花袄开始还提不起兴趣,宋明瑜办的,她心里暗暗嫌弃。

她对宋明瑜可没什么好印象,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说话跟带了刺儿似的,一点没有后辈的样子不说,还去当个体户。

挣钱又怎么样,挣钱了还不是个体户,也就趁着这两年运气好,还抖起来了,现在厂子破落了,还在厂子里开招聘会——她一个个体户怎么能的呀!

可经不住家里真是没米下锅了,小花袄脸上僵着,安慰自己就是去看看,说不定根本就不咋地。

换以前她还真看不上,别说工作了,这招聘会她扭头就走,这要不是情况特殊,哪有她去给个体户低头的道理。

小花袄自觉是情况所迫,纡尊降贵地跑一趟。

可等到了礼堂她才知道,原来这什么招聘会,竟然是专门给他们针织总厂这些职工安排的!

说是招聘,可听说直接就是工作分配。

不仅有很多钱拿,还可以自己选,不用继续在一线当纺织工人,这可把小花袄给激动坏了。

什么对个体户的鄙夷,对宋明瑜这人的不喜欢,她都抛之脑后了!

在小花袄的想法里,当纺织女工是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了,她最看重的就是长得漂亮,进纺织厂的时候都恨不得下巴看别人,可现在呢都被一线摧残成啥样了!

小花袄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想着等会要不要提个要求,她呀就想去Venus。

工资高那是必须的——听说还有福利,她可不能少,她得比别人更多才行,而且Venus那些衣服可老贵了,说不定随手拿一件就能挣不少。

她甚至有点后悔了,今天就该穿得光鲜亮丽点,不过没穿也无所谓,看看旁边这些总厂的职工,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整个人气质都不咋地。

哪个老板喜欢这种员工?

小花袄觉得自己可明白这些个体户的心态了,都喜欢能撑门面的,她小花袄就很合适呀。

小花袄哼着小曲儿在招聘队伍里排着队,这会儿来的职工多起来了,队伍排得长长的,时不时就能听见有人震惊的声音,一会儿又是有人喜极而泣的声音。

陆陆续续有人带着欢天喜地的表情从小花袄身边路过,她那心里就更跟猫爪子挠似的,好不容易终于排到她,她一屁股坐下,就问:“都有些啥工作能选?!”

桌子后面那人眼睛都没抬,就说道:“名字先报一下。”

小花袄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对方顿了一下,“不好意思,你不在名单上。”

小花袄愣了一下,“名单,什么名单?”

对方这才抬起头来,仔细一看,这对面坐着的人竟然是她认识的——高彦芝!

高彦芝语气平静:“今天的招聘会是面向优秀员工的,礼堂门口也写着,只对名单上的员工进行招聘。”

“什么礼堂门口贴着——我不知道!”

小花袄顿时急了,她期盼了大半天呢,就等着这么个好机会,她连进新单位要去Venus买点什么新衣服都想好了。

不,她说不定就是Venus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