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师出粤东(1 / 2)

第25章 师出粤东

在1652年的战事中,郑成功与李定国均取得骄人的战绩,这也使得两位英雄开始谋求合作之路。

李定国在1652年底,主动写了一封信给郑成功,商讨会师的事宜。这封信没有保留下来,从双方所处的位置分析,会师地点当属广东。李定国之所以积极与郑成功联系,是有原因的,李定国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先后击毙清定南王孔有德与尼堪,这使他俨然成为南明王朝的支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西军头号首领的孙可望妒贤忌能,非但没有协助李定国歼灭清军,反倒企图以军事会议为名,逮捕李定国,李定国在得知消息后,被迫率军出走广西,大西军的两大巨头开始分道扬镳。李定国的处境相当不妙,不仅要面对清军的进攻,而且要提防孙可望对他的谋害,所以必须要打开局面,并且加强与东南抗清军事领袖郑成功的合作。

郑成功在接到信之后,写了一封回信,差效用官李景送抵广西,与李定国约定会师日期,这封信同样没有保留下来,但从次年李定国兵进广东来看,应该就是履行这次军事约定。

1653年二月,李定国兵出广西,进攻广东,三月进抵肇庆。

李定国出击广东的一个成果,是使粤东潮州军阀郝尚久再度叛清归明。

郝尚久这个人比较复杂,前文曾提及他与郑成功之间的矛盾很深。他本是李成栋的部将,反来又与李成栋共同反正归明,由于郑成功在1650年时占据潮阳为根据地,与郝尚久矛盾白热化,爆发了围攻潮州的战争,使得郝尚久向清廷求援并剃发降清。可是降清后,郝尚久发现清廷并不重视他,在1652年时,清廷想削夺他的军权,欲调刘伯禄为潮州总兵,郝尚久为广东水师副将,削夺他的实权。郝尚久视地盘为生命,听此消息大怒,拒不从命,所以他与清廷之间已经是互不信任。

李定国出兵广东,给了郝尚久反清的机会,在此之前,他就秘密与郑成功联系,郑成功的军队得以入潮阳、揭阳一带收罗粮饷。三月二十二日,郝尚久得知李定国即将抵达肇庆的消息后后,他宣布反清,逮捕了清巡道陆振芬,潮州知府薛信辰以及几位清政府任命的县令。三天后,即二十五日,李定国的军队抵达肇庆。

但是李定国没有能够攻下肇庆,在四月底,他率军返回广西,李定国打通广东走廊以联合东南、西南两大抗清力量的计划未能实现。郑成功的军队并没有践约出现在广东战场,但这事出有因,郑成功此时面临着空前的军事压力,金砺所统领的清军精锐部队在五月向海澄发动猛攻,郑成功背水一战,死地求生,最终侥幸获胜,在这样一种巨大的压力下,难以南下援助李定国,这是可以理解的。

肇庆战役失利后,李定国又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写道:“从来天下豪杰必予其时之可为,具可为之资者,必凭其势之可借,当今之世,之二者惟公有焉。……艰兹国步,孤嫠犹伤周室之衰;恤此人心,父老犹仰汉宫之旧。吾知公厥衷,必有大不安者。枕戈待旦,此其时乎!……君诚念君思孔厚,父恨深长,则五羊赤海,伫睹扬帆,半壁长城,中心是贶!否则,中兴告成,京观胜纪,而云台香宇,千古传流,国姓不预,其何以仰副殊眷,而慰此可为之时势乎?”

这封信可以说对郑成功中兴明室抱着极大的希望,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李定国向郑成功提出缔结姻亲的请求。

在挫败清军对海澄的进攻之后,郑成功决心南下广东,他对诸将说:“我欲兴问罪之师于潮揭,一则使郝尚久不敢据郡归清,二则鸥汀逆寨屡截粮饷,应当扫平也。”

鸥汀寨屡截粮饷是怎么回事呢?在郝尚久秘密联系郑成功后,郑成功开始派军到潮阳、揭阳一带征收粮饷。在潮州澄海县的西南二十里处,有一山寨,称鸥汀寨,这个地方扼新港、南港、本港水道之要冲,寨中有一伙强人,寨主名叫陈铁虎,拥有船只百余艘,每艘船有十八桨,在水面上行驶如飞。这伙强人专门以打劫为生,抢劫大船时,便用绳子绑住其舵,拖回港湾,遇到小船就将船上的人杀光,把货物抢走,所以当时到潮州的船只,很多都被鸥汀寨所劫掠,被杀害者甚多。这伙强人不仅抢劫普通的船只,连郑成功的船只也抢,使得郑军的商船、粮船损失不小,所以郑成功决心要铲平这伙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