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围困漳州城(2 / 2)

郑军围攻漳州城,虽然久困不下,但足令清军胆寒,在这种局势下,漳州西部的漳平守将廉彪前来向郑成功投降,廉彪是个身强力壮的人,膂力过人,箭术高超,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郑成功十分高兴,礼待廉彪,并且授他为室宿营的营官,令他招募壮勇,克复九龙江上游地区。

清军在陆路上的援漳行动屡遭挫折,便想出\"围魏救赵\"的方法,准备从水路直接袭击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岛,迫使郑成功回防。

虽然清军在海军的实力上远不及郑军,但在上一年浙江清军水师发动打击鲁监国的舟山战役中,已经可以看出清军在海上的作战能力上,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清军出动水师,实属无奈之举,只抱着侥幸取胜的念头,希望以此来缓解漳州城的困局。

清军出动了数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南下。郑成功得知消息后,马上命令留守厦门岛的水师一镇将领陈辉为海军总督。陈辉在郑成功焚衣起兵之时,便追随其左右,深得郑成功的信任,他也是郑芝龙的老部下,有着丰富的海战经验,陈辉率周鹤芝、周瑞、阮骏、施举等海军将领,共计一百多艘战船,向北挺进,寻机与清水师决战于海上。

从战船数量上看,清军水师占有优势,但是无论从海上作战经验还是从战船的性能上,清军是无法与纵横海上数十年的郑军水师相比。当陈辉率海军舰队挺进到了崇武一带的洋面时,发现前方出现一支庞大的战船编队,他马上发出命令,全体战船,准备战斗。此时清军水师在作战位置上占有明显的优势,海面上刮起北风,而洋流的方向也是由北而南,这对清军十分有利。具有丰富海上作战经验的陈辉立即命令舰队稍稍退却,以避开敌军的锋芒,清军乘风追击。然而海洋上风向变化不定,过了一阵,海上的风向突然发生变化,清军水师由顺风向变成逆风向,战场的优势开始倒向郑军一方。陈辉果断下令展开反扑,训练有素的郑军海军凭借船只高大的优势,在顺风的情况下,采取冲撞战术,冲入清军战船编队中,清军船只虽多,但很多都是小型的船只,根本抵挡不仅郑军舰船的猛冲,同时郑军船上火炮的优势也尽现无遗,周瑞与施举更是勇猛无比,其座船奋勇出击,连续击毁清军多艘船只。

这场南明战争史上规模宏大的海上战斗,郑军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清军夺路而逃,慌忙之下,在崇武海岸弃船登岸,狼狈鼠窜,郑军夺取十余艘大型战船作为战利品,然后凯旋返航。

陈辉的卓越表现,使得清军试图\"围魏救赵\"的伎俩未能得逞。

六月,清军再次出动龟缩进泉州港的水师力量,第二次企图进攻厦门岛,但是再次遭到陈辉指挥的郑军海军的迎头痛击,被焚毁的船只不计其数,清军水师副将在战斗中被击毙,此后,清军再也不敢从海上发动进攻了。

郑成功的围困战术开始产生可怕的效果。从七月开始,被围困三个月的漳州城开始供应不上粮食,城中百姓大量饿死,清军士兵粮食也难以为继,守将王邦俊派遣精锐的满州骑兵,试图强行闯出郑军的包围圈,出城收罗粮食,但是郑军早有防备,每次满州骑兵出城,均遭到郑军的伏击,有去无回。

到八月,漳州城已陷入大饥荒之中,粮米几乎耗尽,城中百姓饿死超过一半,草根、树叶、老鼠、麻雀,所有能吃的都吃光了,最后发展到吃人肉。清军士兵对城内百姓大肆强取豪夺,加剧了饥荒的蔓延,每日死亡人数以千百计,尸骨山积,秽闻数里。后来清福建巡抚在写给朝廷的题本中怒斥道:“虎狼士卒晓夜鼎沸,金帛珠玉,腰缠索满,犹有醉酒酣歌以娱其主将者,前无战气,后无守心。”

如果这时郑成功能以饱战饥,下令全线攻城的话,清军很可能瞬间崩溃,但郑成功却认为漳州城指日可下,故而撤去西门、北门的防御,采取围师必缺的战术,这个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饥肠漉漉的清军士兵有些人忍受不了,半夜偷偷从西门、北门逃跑,到半途便受到郑军的伏击,时间长了后,清军知道跑是跑不了,索性饿着肚子呆在城内。

郑成功之所以迟迟不对漳州城发起总攻,是希望以漳州城为诱饵,只要漳州城还未沦陷,清军必定还会派军队前来援救,那么郑军便可以在野战中消灭清军的精锐。对郑成功来说,歼灭清军有生力量,比夺取一座城池更为重要。这个战略思路是不错的,从郑成功开始进攻长泰、漳州之后,几乎把清军在浙、闽的精锐都调动过来,并且在运动中消灭清军,取得辉煌的战果。郑成功的自信来源于其军队坚强的战斗力与坚韧性,但是在取得辉煌战果之后,他可能对清军的战斗力有蔑视之心,要知道清军倘若没有坚强的战斗力,是不可以夺取大明绝大部分的江山。

自信是郑成功最大的优点,他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强大的自信力,这也是他坚韧的基石。但是自信也是一柄双刃剑,虽然他对军队有极强的控制能力,然而有时战局的发展,会超出他的控制之外。

九月,清政府集结一支由一万多名骑兵组成的精锐满汉骑兵,由平南将军金砺的统率,星夜南驰入援,已抵达泉州。金砺是清军中的一员名将,他本是辽东汉人,投降后金之后,参加了对大明帝国的战争,在清军入关后,他先后参予指挥对李自成部的战争,攻占湖南的战争,后来又在浙江会同浙闽总督陈锦剿灭鲁监国、张名振等抗清势力,在舟山战役中大败鲁监国军队,迫使鲁王、张名振等南下投奔郑成功。郑成功面对的是这样一位清军的悍将,且此番清军援军清一色的骑兵部队,这对骑兵缺乏的郑军来说,威胁特别大。郑成功显然低估他的对手,在得知金砺骑兵抵达泉州之后,郑成功决心象挫败浙闽总督陈锦那样挫败金砺,他对部将们说:“攻城未下,援兵已至,暂且解围,军于江东以待之,如杀陈锦一样,则漳城亦如长泰,不攻自下矣。”

从郑成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犯下兵家之忌,他企图故伎重演,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方式再一次取得辉煌的胜利,这无疑是低估了对手的智慧。

金砺并非浪得虚名之辈,他不可能重蹈陈锦的覆辙,他决定避开大路,以迂回的方式从一条通往长泰的小路行进。郑成功此时已将大队人马埋伏在江东,希望取得第二次江东战役的胜利,但侦骑来报,金砺已经绕行长泰小路,昼夜兼程,向漳州城进发。郑成功听罢吃了一惊,由于金砺出其不意地改变行军路线,使郑军打伏击的计划落空,而郑成功已经来不及布置在长泰方向的伏击。

十月二十六日,金砺的援军已抵漳州城附近,郑成功发现伏击的战机已经失去,在围困漳州城将近半年之后,他下令从漳州城撤围,将军队驻扎于漳州城南二十里处的古县,据险以待。金砺的援军紧接着便进入漳州城,这也宣告郑成功六个月的围城最终失败。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