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铁人军:打造魔鬼兵团
由于闽安失守,郑成功北略浙江的计划被打乱。而在南面广东,郑成功也遭遇到不小的威胁。粤东的潮阳、揭阳一带,是郑军重要的粮食征收基地,但是在运粮过程中,时常遇到鸥汀寨的海贼的骚扰。
郑成功曾于1653年出兵攻打鸥汀寨,由于鸥汀寨的地形复杂,四周都是泥泞的水田,难以行军,因而没有得手,而且在那次进攻中,郑成功还遭到鸥汀寨的寨兵放冷枪,打中了脚趾负伤。
鉴于南方粮食基地的重要性,郑成功决心在新的一次北伐之前,先彻底平定粤东海寇。
1657年十月二十八日,郑成功将厦门岛的防守,交给心腹之将洪旭之后,率领大军南下。当郑成功的大军抵达闽粤交界处的南澳岛时,南澳岛的守将忠勇候陈豹晋见郑成功,并且详细询问鸥汀寨海寇的情形,然后进劝道:“得其地不足长驱,何如进捣浙直,攻心为上也。至若鸥汀小寨,用遣数镇靴尖踢倒耳,何劳藩驾亲临耶?”
陈豹认为战略重心应当是北取浙江、南京,夺取心腹之地,对鸥汀寨的一群海寇,杀鸡焉用牛刀,何劳兴师动众?左戎旗镇的指挥官林胜自告奋勇,愿意亲自带兵前往攻破鸥汀寨。
郑成功想想陈豹所言有理,便派遣前提督黄廷率林胜等镇前去,并密授攻取机宜。
鸥汀寨的地形,周围是深泥水田,只有一面靠近港湾可以通往海洋,寨内海寇有数千人,均十分熟悉水性,出没于波涛之间,时而劫持商船、时而劫持渔船,由于郑成功在这里的运粮船只很多,屡屡遭劫,损失巨大。
1653年的攻打山寨未能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当时正值雨季,泥泞难行,但是现在时已冬季,正是干旱季节,水田中的泥巴都干结成块,非常有利于行军。在鸥汀寨的外缘,修有一道坚实的城墙,郑军在这些年的南征北战中,攻城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鸥汀寨的防御工事阻止不了郑军的进攻。
黄廷与林胜商议了一个进攻方案,郑军制造大量的木牌,以木牌为掩护,逼近到鸥汀寨城墙,然后士兵们用铁锥在墙上掘出一个大洞,填塞地雷,然后引爆。这个城墙当即被炸开一个大缺口,郑军从这个缺口中闯进寨中。一旦防御工事被破坏,这群海寇焉是郑军的对手,由于鸥汀寨长期与郑军作对,黄廷、林胜等人以屠寨的方式血腥铲平这座水寨,只有百余人侥幸地活下来。
鸥汀寨的覆灭,使得郑成功在粤东粮食运输路线的安全得到保障,大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抵厦门岛。
郑成功从南澳返回厦门岛之后,开始着手组建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铁军。
在歼灭阿格商的护国岭一战中,虽然清军几乎被郑军全歼,但阿格商的这支铁军给郑成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战斗力之强,实是满洲人中的精锐。
郑成功召集提督、统领诸镇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中他说道:“先年护国岭杀败阿格商,所拾衣甲,全身披挂是铁,所以敢下马打死仗者,恃有此耳。其如我兵精勇何?今我亦欲用此披挂,剿杀丑虏,诸将以为何如?”
打造一支无敌兵团,是郑成功的梦想,就象当年李世民组建一支战无不胜的玄甲骑兵队一样,纵横天下,所向无敌。这支东南抗清武装缺乏马匹,无法组建一支铁血骑兵,但是却可以打造一支全副铁甲的铁人军。
王秀奇提出自己的看法:“被挂全身穿带不下三十斤,虏有马驼载,穿带犹易,若至下马打死仗,战胜不能追赶,战败则难收退。今我兵欲以一人穿戴三十斤步行,雄壮者步伐不难,矮小者未见其便。”
这个看法有道理,清军战马充裕,无论进退,清军的铁兵均可以凭借马匹的驮载,然而郑军却是以步兵为主,穿上一身铠甲,进退的速度及机动性都大大受到影响。不过郑成功建立一支精锐步兵的想法不会轻易改变,他说道:“须拣选雄壮强健者当之。”
听了王秀奇的话后,甘辉有所不服,为什么呢?因为甘辉本人就是个五短身材的人,他说道:“岳家军多自负带,我朝戚南塘令兵卒两脚股负沙操练,岂畏重耶?要在拣练得法耳。”
郑成功便找来一个身强力强的勇士,左戎旗镇的王大雄,让他穿上缴获来三十余斤重的铁甲,手执武器,操练步法。结果王大雄步法不乱,大踏步进退自如。郑成功大喜道:“似此可纵横天下矣。”王大雄是郑军中著名的勇将,力能举千斤,武艺高强,诸位将领见他全副铁甲后的雄姿,也不禁暗暗佩服,于是建立铁兵的计划就这样决定了。
郑成功命令工官冯澄世督造铁披甲铁面具,并且让各位提督以及各镇的将领,挑选勇武健壮者,调入铁甲兵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