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平户岁月(2 / 2)

荷兰人的侵略行径激怒了中国政府。1623年,中国主战派官员南居益出任福建巡抚,开始筹划武力收复澎湖岛。荷兰人在澎湖的军事力量约有十二艘船与一千名士兵,荷兰人希望得到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援助,特别是华人海商巨头李旦的援助。虽然李旦在中国官员眼中是个非法走私分子,但是福建巡抚南居益还是积极与他联系,希望将李旦争取到自己这一方。

李旦选择了中立,这对南居益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1623年年底,南居益武力收复澎湖岛的计划开始实施,中国舰队与荷兰舰队在台湾海峡展开海上厮杀,中国军队焚毁击沉了一艘荷兰舰船,击毙八人,俘虏五十二人,其中包括荷兰将领高文津,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荷兰人溺水而亡,大批物资随船沉入深不可测的海底。

1624年初,南居益再次发动进攻,登陆澎湖岛北部的吉贝屿、镇海屿,并在镇海屿修筑城堡,以作为南下出击澎湖岛的军事基地。这次中、荷的军事冲突严重地影响海上贸易的正常运行,郑芝龙受李旦之命,以翻译的身份抵达澎湖岛,虽然李旦并不给荷兰人提供武装支援,但他与荷兰人仍要保持海上贸易的合作。郑芝龙的任务很可能是对台海战局进行军事评估,有时他也率船队袭击掠夺贸易竞争对手的船只,特别是与西班牙贸易往来的船只,荷兰人与李旦同样仇视西班牙人。

五月,南居益加强了进攻的力量,准备先攻打荷兰人的船队,再攻打澎湖岛上的堡垒,进而困死荷兰人。郑芝龙可能就是在五月前后撤离了澎湖岛,返回到平户,他可能已经判断荷兰人必败无疑。到了七月,中国军队已是必胜之局,荷兰人选择了投降,拆除了岛上的军事设施,退出澎湖,后来转移到了台湾岛的南部。

郑芝龙在李旦的海商集团中崛起,这是他事业的开端,但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并非是李旦,而是平户的另一位华人英雄颜思齐。

颜思齐的老家是漳州海澄,是当时中国惟一开放港月港的所在地。在明代中期,漳州人入海为盗的数量很庞大,因此这里民风剽悍,不乏好勇斗狠的亡命之徒。颜思齐也是习武出身,后来被官宦人家所辱,一怒之下打死官宦家的仆人,闹出人命,闯了大祸。幸好这里是中国最繁忙的海港,每天都有船驶向大洋,颜思齐躲在船仓之中,经过辗转到了日本的平户,避开了仇家与官府的追杀。

到日本后,颜思齐最初以裁缝为业,后来也投入海上贸易的暴利行业之中,经过数年的积累,他也成为平户有名的富翁。颜思齐与李旦是平户华人海商中最著名的两个,但两人的志趣并不尽相同,李旦是纯粹的商人,而颜思齐则象是传说中的梁山泊英雄一样,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几乎也是以英雄人物的行动规范来要求自己,仗义疏财、性情豪爽,这使他在平户华人世界中赢得了尊重,无论是商人还是海盗,都对他敬佩有嘉,甚至他也赢得了日本当地政府的重视,被任命为甲螺。

但这点成就对颜思齐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他雄心勃勃,想建立一块中国人的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的暴利虽然十分诱人,但是日本始终是中国政府明文规定的出口禁运国,在中国政府眼中,这帮暗地里与日本人贸易往来的华人海商就是一群海盗,一群走私分子。即便华人海商腰包里的银子鼓起来了,也改变不了非法海上贸易的现实。

颜思齐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中国政府之所以禁止与日本通商,是因为日本长期以来留给中国人恶劣的印象,明代中期中国沿海的倭寇之乱就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虽然这些所谓的倭寇有时只是中国的海盗;丰臣秀吉时代日本发动朝鲜战争,中国军队入朝对日作战;这些历史都告诫着中国政府,日本人是靠不住的。颜思齐是那个大航海时代所涌现出的富有冒险精神的人物,他的想法是:如果日本的政府是由一群中国人来控制,那会怎么样呢?由中国人来领导日本人,那又会怎么样?

一个美好的蓝图出现在颜思齐的脑海中,由华人领导的日本政府,对中国的威胁将不复存在,中国政府将会修改、调整政策,日本作为中国禁止对外贸易国家的历史将被终结。到了那个时候,在日本的华人海商们,将摘去\"非法”、“海寇\"等可耻的帽子,不用在海洋上面对中国的官方兵船而躲躲闪闪,中日之间的贸易额将会成倍地增长,财富与利润将源源不断。对颜思齐来说,财富永远只是居第二位,他本质上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的人生信念是\"建立功业,扬中国名声”,面对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东亚及东南亚的扩张,中国政府却仍然关起大门,对侨居在日本、东南亚一带的华人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政府的保守,使得海外华人只得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重振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