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混乱(1 / 2)

战局的重点如今都在孙将军所领的三十万人马上,朝廷里每一个人都紧紧盯着那边的消息;而天下所有人也都盯着,看夏云局势究竟如何变幻。

孙将军已经同北蚩人交起手来。

十五万北蚩人,竟然同三十万朝廷军打成了僵局,这还是在萧其瑄领三万人做内应的情况下。时局焦灼,一个月内看不出分晓。

也就在这一个月中,青州处的人蠢蠢欲动,蚕食一般东南向蜿蜒靠拢。

萧鄂想要乘势吞并南方!

这赤裸裸的野心和强势,让诸臣在朝堂上都显示处前所未有的慌张。每个人都尽力去压制这种慌张,然而情绪就像是网里的鱼,越收拢便越挣扎,濒死的危险越膨胀,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

夏瑞景身后湿透了,面上却只是皱起眉。

“孙将军处传来的消息怎么说?”

下面人俱是面色一苦,随后站出来一人,举手投足之间像是用尽了气力:“殿下,孙将军处交战正酣,无法传回消息。上次收到的密报,孙将军是想速战速决的。只是······”

后面的话艰难地卡在了喉头。

“?”

夏瑞景瞪了瞪眼,脑子转得滞缓,竟想不到他要说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不愿说出来这个让人难以接受的现实。

等了良久,没有回应,夏瑞景眼中冒出了红血丝,“说啊,怎么?”

明明满庭全是人,然而话落下去,竟看不到什么生气。

终是胡明成,站了出来。

“只是我们没想到,孙将军也没想到,北蚩人竟那般凶猛,战场之上我们讨不到好处。战局拖延,时局越发不利。恐战衰国衰,山河飘摇。”

颤抖的尾音游荡于殿中,丝丝如鬼魅,攫取人心魂。

一时间,所有人哀色顿显。

还是原来的位置——阶下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站在这儿,夏瑞景能够俯视所有人,一切尽收于眼底。但他现在才发现,当底下一片灰暗时,他眼中也再显示不出豪气,而是光芒一起瞬灭。

不该如此,也不能如此······

他想到了宁芳笙,心中一刺,但他更明白,若是宁芳笙还在他身边会怎么解决这件事。

夏瑞景狠狠握了握拳,目视前方,声线铿锵有力:“夏云不会有这种时候,只要各位都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这种话,只此一次!若是再有此言语者,拖出午门!”

众人抬头,从夏瑞景坚定的表情中隐隐看到了光。

若不能鼓舞士气,也绝不能折损士气。

胡明成带头弯腰拜服,“是!谨遵太子殿下谕旨!”

临下朝,夏瑞景颁布懿旨,急召各地在外节度使归京。

早先夏瑞景和几个心腹商量便定了这件事,打算节度使齐聚之后,集众地方之兵分三路:一路保御燕京、一路抵御北蚩、剩下便去攻打萧鄂等人。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众节度使竟互相推诿起来,对朝廷的诏令阳奉阴违,迟迟不肯出发上京。

朝廷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岛,竟是内外无援。

这一遭,叫所有京官又气又怕,一连急倒了好几个人。

夏瑞景呢?

险些没被气出病,但他如今一点异样都不敢表现出来。他也不能离京去找这些节度使,因为京城现在必须要有人留守,安定人心。

最后,朝会商议,命何正承并另外两人为钦差大臣,离京去同节度使们要人。

此一行,谁也不敢抱有绝对成事的信心。

就在钦差们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战战兢兢同节度使们拉锯、京城人心惶惶翘首以盼的时候;襄州一支异军忽起,向北而去,不知意图,不明敌友。

朝廷同萧鄂都获悉了此事,但朝廷却比萧鄂要紧张得多,众朝臣私底下都在呼嚎“天要亡夏云”;萧鄂也笃定这是投奔他而来的人马。

高兴之余,萧鄂却想到了自己内部的一件烂摊子——以夏瑾时为首的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