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戏开唱(1 / 2)

关于石碑的风声像风一样一夜刮遍了整个京城,传到宫中时不知如何添油加醋,竟已经怀疑到皇家血脉身上了。

禁卫把这话传到宣帝耳边,宣帝身子一正,有些浑浊的眼睁开。

“怎么回事?”

什么话竟敢扯到皇家身上?

禁卫便把外头传的事解释一遍,说到石碑上十二个字,有些犹豫。

“不知从何处传出来、说是、说是……”

“什么?”宣帝问。

“该不是哪位重要人物的血脉出了问题,这只怕是老天也不愿陛下的夏云大业落于旁人野种之手,故而才特意发出如此警示。”

宣帝反应过来,眉头皱起。

他倒不是不敬鬼神之事,只是从旁人口中传出的话他不信。何况……且不管夏其瑄的身份如何,他如今挂着王爷的名头,就丢不得皇家的颜面。何况,皇家之事,叫百姓议论着成何体统!

“这事萧世子可知道?”

“禀陛下,知道的。”

宣帝一抬手,下令道:“叫他来见朕,朕要他来说。”

“是。”

一刻钟后,萧瑾时就到了御书房。

“不知陛下召臣来所谓何事?”

宣帝望了他一眼,“石碑的传闻你可知道?”

萧瑾时听言,顿了一下,抬起头正色道:“臣听说了,但此事并非传言。”

“嗯?”

宣帝狐疑,身子微微前倾。

萧瑾时扬唇笑,“听闻此事之初,臣便去那石碑所在处看了,确有这么一碑。也正因此事确凿,臣方才叫他们把消息传给陛下,等陛下传令让臣如何解决此事。”

他笑得怪异。

宣帝今日醒得早,脑中有些昏沉,反应不过来他这笑什么意思,于是伸手按了按额角。

萧瑾时见此,嘴角意味不明地勾了勾。

等了会,宣帝仍是不说话。

萧瑾时撩了撩眼帘,眸中浮上些许关切,“陛下可是有些不适?”

“不是。”宣帝应声后放下手,他怀疑得又问一遍,“你当真看见了?”

萧瑾时回:“是。那处略远了些,在京郊外,不过陛下若要亲眼去看未尝不可。”

话说到这个地步,便不能不信了。

宣帝默,手上的绿玉佛珠串一颗一颗地拨。

“你去看了,可觉有蹊跷之处?”

萧瑾时:“臣查验过,并无,只如天降一般。”

墨白弄的,若是能出了岔子,她也不必蠢笨地活着了。

宣帝又问:“那你觉得那石头上的字,是什么意思?”

萧瑾时拱了拱手,大抵是知道自己的话宣帝不会喜欢。

“臣亦俗人,所想与外头传的差不多。”

“你倒甚少说这样的话……”宣帝渐渐回过味来,视线绕着萧瑾时逡巡。

萧瑾时略一哂笑,却不语。

李渝也嗅出些怪异的味道,抬眼悄悄瞥了一眼萧瑾时。

宣帝留意到,咳嗽一声,李渝便垂下头。

“之前你同朕说了些话,你自己可还记得?”

这话出,萧瑾时就明白,宣帝这是问这事跟他有没有关系。

萧瑾时抬起头,目光沉定,语调悠然,“却不知陛下说的是什么?臣嘴碎,说过许多,自己都不大记得清了。”

“……”

宣帝愕然,不知道他这个态度是什么意思。

但事已至此,不管与萧瑾时有没有关系都不太重要了;索性顺着这事,找一人承了责和险,将夏其瑄的身份暴露出来。这样,把自己从这事中摘清楚,免得失名誉于天下。

“记不清便罢,剩下的事便与你无关了,你好好彻查舞弊一事。出宫去吧,到宁王府,替朕叫了宁太傅来。”

萧瑾时眉梢一撇,脸上的肌肉微绷住。

他原意要揽了这事到自己头上,现下宣帝却有意叫宁芳笙来处理,怎么想都是对宁芳笙没好处的。

此刻还说不得,纠缠多了惹人怀疑。

“是,臣领旨。”

方出得宫门,一人就撞入他眼帘——

是夏其瑄。

夏其瑄见了他,眉梢往下压了压,随即挂了笑迎上去:“萧世子,已经从御书房中出来了?”

他直说御书房,便是指明了萧瑾时见宣帝了,他也正是为此而来的。

外头的那些消息夏其瑄和宁芳笙怎么不知道?更知道了这就是萧瑾时为了夏其瑄做下的局。他们从昨日晚就盯着萧府和宫中的动静,今日萧瑾时一进宫门他们就知道了,紧跟着奔忙过来。

萧瑾时眼尾挑起,睫毛划出一片阴翳,“是了,方才出来,却不知齐王殿下为何进宫?”

夏其瑄的笑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说不定……”

他顿了顿,颇有深意接着道,“萧世子进宫所言许是与我有关,那么我进宫所言,也与世子有些关系。”

“呵呵。”萧瑾时低头轻笑两声,神情是惯常的散漫和不经心。

夏其瑄五指略收紧,心中只想这人太傲,一点恼怒从心底最深处盘旋而起。

究竟是凭什么?

于是,他也抿唇笑,但温柔中夹杂了不显的锋芒。道:“世子笑什么?难不成是能预知我心中所想,知道是一件高兴事?”

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最好还是别高兴得太早!

这话里针对意思,萧瑾时能听出来。抬起头,眼皱了皱,反问夏其瑄:“高兴事?不知道这样时候还能出什么高兴事。”

两人视线一交错,空气里隐隐有火星子摩擦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