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 / 2)

他低下头,皱了皱眉。

看陛下如今的情况,宁芳笙应当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否则就算不是悲恸,也不至于一点反应都没有。

正想着,上首传来宣帝的声音,“胡爱卿,朕问你一件事,你必须如实回答。”

胡明成躬身,“是,陛下请问。”

也就他能如此坦荡,若换做旁人,怕不是要以为自己暗地里做了什么让宣帝知道了。

宣帝不算年轻,如今已五十多岁,两鬓斑白,金冠竖起的发丝中亦有不少华发。抬起眼帘,眸中却精明如初。

“朕嘱咐你教导萧瑾时,你觉得此子如何,为人如何,心性又如何?能否培养?”

他一连串问了许多,且有的话是从前就问过的。

胡明成心中浮起淡淡的疑惑,但他确定的是,宣帝十分看中这萧世子。

于是沉思片刻,说了大实话,“臣与世子相处近两月,世子为人是有些放荡不羁,但知礼有进退;学识上,臣考究过,可以说是十分出色;至于心性,臣有时觉得看不清世子,聪慧是真,旁的就不敢说。另,世子表现得总格外懒散,这应当是世子最大的缺点。”

萧瑾时对什么都提不起劲,你跟他说句话,他就懒洋洋看着你笑,跟只猫儿似的,根本懒得搭理你,所以更不可能展现什么;唯一倒是……对宁芳笙的事很来劲,但此事不提也罢。

宣帝沉吟,眼中思虑。

片刻,道,“所以爱卿的意思是,若能勾起他的冲劲,那他便会与现在不同?”

“臣认为是如此。”

宣帝把这话记下来,又问了另一个人,“皇长孙呢?爱卿觉得皇长孙哪里好,哪里不好?”

更奇怪了。

为什么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

一个皇孙,且按制有登大宝的资格;萧瑾时一个国公之子,没有可比性。

胡明成叹了口气,不得不答。

“皇长孙殿下温润儒雅,为人也无可指摘,待殿下更年长些,想必会更加出色。”

意思就是,夏瑞景几乎没什么能说的缺点。

“是么。”

说了这么一句,宣帝便安静了,胡明成也不好说话,就等着。

龙涎香从赤金三足雕花的香炉中冉冉逸出,青烟袅袅。安心凝神,却易勾人遐想。

宣帝走神间,想了许多旧事,一幕幕如走马灯。

思及旧人容颜,不免牵动心肺。

“咳咳咳……”

李渝急忙唤了声“陛下”,然后递上一方龙纹金方帕。

宣帝咳嗽不止,嗓子里扯出些嘶哑。

李渝有些紧张,“陛下,奴才去叫太医?”

胡明成也把视线投过去。

宣帝摆手,一时没能说出话。

好一会儿,才开口,“无碍,朕年岁如此,都是些小事。”

谈到年纪,宣帝面上轻松,手却不自觉捏紧了帕子,帕子皱成一团。

是,他不年轻了,皇帝也不得不面对衰老。

衰老的同时,他会忍不住一遍又一遍想,那他的位子怎么办?不知道多少人觊觎他这张龙椅,尤其以他的亲儿子为甚,例如荣王。这位子又该给谁?

“陛下,您要保重龙体,臣见您咳嗽多次了。”胡明成的关切重新拉回了他的注意。

“无碍,只是天气热,燥热易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