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钱塘县令(1 / 2)

宁芳笙叫张知府的师爷把杭州能叫过来的大小官员都叫过来,聚集在一处。不曾透露赈灾银数量不对和黄钦差、张知府被关押的事,一个人一个人的脸扫过去。

大部分人面面相觑后低下了头,沉默的空气隐隐流动着不安。

有一个方脸、身材相对健硕的脸憋得通红,终于是管不了师爷向他投递的眼神,口气不善:“你是什么人?为何将我等聚在此处?知府大人呢!”

有了出头鸟,后面参差不齐地跟着发出了些质疑的声音。

但是——

“噌”一声,青云利落地拔出了寒光熠熠的剑。

那些声音越来越畏缩,而后消失。

宁芳笙笑了一声,不明显,也不乏有人敢怒不敢言。

视线停在某一处,那里站着个端正儒生气的中年人,三十五六岁的模样。脑海里跳出来此人人物生平,扬声喊了一下,“那是谁?”

顺着她指尖的方向,有些人慑于冰冷的长剑,微微撇开了身子;倒是那人,如常抬起头,见宁芳笙指着自己的方向,不卑不亢地反问了一声,“大人是指卑职?”

宁芳笙点点头。

他便从二三十人的队列中走出来,袍子一撩,恭敬有礼地行了拜礼:“卑职钱塘县令何正承拜见太傅大人。”

“太傅”两字落下,引起一片躁动。

宁芳笙让他起来,“你识得我?”

何正承笑了笑,“卑职惭愧,未贬官时有幸见过大人几面。”

谈起贬官,他倒风轻云淡得很,好像从一个四品京官落成从六品县令不是多大的事。

但更让宁芳笙注意的是,他未贬官时自己分明还不大,甚至比他现在还惨,他就这么认出来了?只能说,此人一直关注京中动向,或许还提前获悉她在杭州的事。

“哦,原来如此。”

心思百转但面上分毫不露。

她语气松快,给人感觉接下来就要话家常了。但话锋一转,面色也肃正了,“钱塘县如今现状如何。”

何正承苦笑一下,然后跪了下来,“卑职失职,钱塘县内如今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那你为何没有想办法解决?”

“卑职已将家中口粮钱财尽俭省下来下来,可杯水车薪。”

宁芳笙挑着眉,“抬起头来。”

何正承依言,撞上对方犀利的目光。

略微压低了声音,宁芳笙问得饶有深意,“当年从晋州苦地一步一步考上来的状元郎,就真的对此水患一点预防和事后处理办法都没有?”

何正承一愣,知道自己被看透了。思忖片刻,他老实道:“没有办法,也不会有办法。”

办法其实是有,但是,他没钱,张知府也不会给他钱;而且就算他在没钱的情况下处理好此时,届时全杭州洪水区只他一个钱塘不受损,木秀于林,张知府怎么会容他?他如今一个小小县令,不知道有多少人随手就能捏死他。就算他自己无惧,可陪他一路艰辛的妻儿就能不顾了?

上面没有声音,何正承心下微凉,想叹一口气。

然这一口气还没叹出来,便听上首道:“何大人多久不曾回京了?”

诧异之余,他赶紧道,“已七年有余了。”

他日日数着时间,哪怕此生可能都回不去了,但他依旧不忘。

到底是……不甘心哪!

宁芳笙突然盯着他的眼睛,眸色深浓,“何大人可曾想过什么时候归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