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问题的源头(2 / 2)

宁芳笙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膝盖,然后朝车夫道:“避开,走后门,到人少的地方把我们放下。”

“是。”

夏瑞景难耐地坐下,他看向宁芳笙,“那我们该怎么办?难不成,任由他们如此?”

“殿下以为应当怎么做?”

“官府开仓放粮,收容百姓,维修堤坝的同时建立临时收容所,好歹让百姓有个能落脚的地方。”

宁芳笙平静地看着他,近乎于冷漠,“钱,人从何处来?”

她不问废话,故而夏瑞景才有些疑惑,“张知府道,已经传信给京里去了,朝廷会拨赈灾银下来。到时有了钱,再雇佣这些难民。”

他转念一想,有了思绪,眉头微拧,“张知府此人行事有些怪异,然而这样大的事情,应当不敢徇私枉法的,更何况我们还在这里。”

“殿下以为,张知府畏惧我们?”

听言,夏瑞景一愣,“他怎么能不畏?我们是代表朝廷来的。”

“天高皇帝远,殿下当知道。”

宁芳笙眉梢一挑,讥诮之色显露。

不再等夏瑞景思考,她冷冷揭穿了现实:“昨日我们去江边,分明大水未平,可江边却没有安排人重修堤坝;我不过随手翻了一块砖头,里头夹了一半的灰泥;阴雨连绵,水灾也有了好几日,到现在难民流离,一点处理办法都没有。”

“就算是京中赈灾的人尚且没来,杭州上下大小官员至少数十人,就没有一个人能想出一个办法?就一点银钱都拿不出来?那江边堤坝,我来时问过,去岁新修,却这么一次水都受不住?那修坝的千万两用在何处?”

她缓缓转过头,目中一片霜雪,“殿下,还不明白?”

“……”夏瑞景张了张嘴,疑大过于惊,“可,可那张知府见了我们,竟一点都不怕么?若是他手中暂无银钱,弄了些施粥处,倒也不是说不过去。”

宁芳笙这次格外有耐心,细细地回答他的问题:“有些东西,眼见为虚。在这杭州,他杭州知府想给我们看什么,我们就只能看到什么。这些施粥处,殿下想想,究竟有什么不对。”

说话间,已到了后门。

宁芳笙把尚在怔楞中的夏瑞景拉下来,低头吩咐了青衣几句话,青衣点头要离去。

“哎!你这是要去哪处?”

却被张府跟出来的人拦住。

青衣面无表情,讽笑一声,“怎么,我们大人想吃些杭州点心,叫我去买,你们这也管?是你们家知府叫管的?这可了不得!”

那人一顿,被吓住。一转头,宁芳笙正盯着他。

他讪讪摇手,“哪里哪里,我们大人不敢,只是关心罢了,关心罢了。”

青衣啐了一口,“还不给拿把伞来,耽误了你赔的起嘛!”

“是是是!”

那人递了把伞出去,被青衣冷脸夺走,“哼!”

宁芳笙缓缓扫视这跟来的一圈,目光最终落到衙门口等着的主事身上,“本官吃个点心还不能了?”

她突地一笑,面容冶艳,却透着诡谲。

“管多了,只怕本官心情要不好。”

没有重话,人也不过穿着最普通的青色对襟长衫,这眼神却叫主事头皮一麻,触电一般。

“大人请进!殿下请进!世子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