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兵来到表姐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表姐和表哥都在家。
表哥也就是表姐夫。吴三兵姥娘家是大家族,是旧中国的富户。家里有120多亩地,雇着长工,农忙时还要雇短工。还在省内外6个城市开有钱庄,掌柜、伙计、账房、收银员、出纳员一应俱全,加起来也有三十几口子人。新中国成立后,划定成份为地主兼资本家。
在旧中国,这样的大户人家,儿女婚姻大都是“亲上加亲”。于是,吴三兵亲舅的大女儿就嫁给了吴三兵表舅的大儿子。这亲戚关系有点绕,吴三兵也搞不太清楚。小时候见过这位表姐夫,家里人让他叫表哥,所以这个称呼就固定下来了。
旧中国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即使富人家的女孩一般也是不读书的。吴三兵的姥姥家比较开明,不同于其他富户,家里的女孩(儿)都是上学的,当然也不用上到高年级,早时上私塾,后来有了新学,大都上到四年级,最多上到六年级,然后就该嫁人的嫁人,该做工的做工。
吴三兵的表姐上到六年级,然后她的父亲就让她来到南山市当了工人。不久,全国解放,表姐就被分配到南山市服装二厂工作,做得一手好衣服。吴三兵的表姐夫是初中毕业,在南山市一家大型机车工厂工作。两口子都是的工人,那时候当工人是十分光荣的,收入比干部还多一点,所以两口子的生活过得比较富足。
遗憾的是,两口子都四十多岁了,竟没孩子。为此次两口子也曾经愁眉不展,后来也就想开了,没有就没有吧,日子过得也挺舒心。
吴三兵比表姐表哥小二十多岁,把他们当长辈对待。表姐表哥对吴三兵也是亲热得很,吴三兵每次来,他们都会热情招待一番。
吴三兵进的门来,表姐表哥见了十分高兴,忙泡茶倒水,啦了几句家常,表姐就要去做饭。
吴三兵说:“姐,你先等会再做饭,我有个事说。”
表姐便停下来,坐在餐桌旁,三人就聊起来。
吴三兵把分房子的事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吴三兵在表姐这里说得比较具体,说到一些细节处,表姐也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待吴三兵说完,表姐表哥一时无语。沉闷了一会,表哥说:“喝茶,先喝茶,让我想想。”
表姐说:“你俩先喝茶,我去收拾菜,也琢磨琢磨。”
吴三兵和表哥喝了一会闷茶,表哥大概是思考的有些主张了,便说:“《周易》这本书你知道吗?”
吴三兵说:“知道,没看过,也没见过这本书。”
表哥说:“你这么年轻,肯定没见过,能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就不错了。”
“《周易》好像是讲了一些深奥晦涩的道理。”吴三兵说。
表哥说:“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想读懂不容易,读懂了就很受益,我也是一知半解。”
吴三兵用迷茫和期待的眼光看着表哥。
表哥继续说:“《周易》里有一句话,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说啊,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都有正反两种力量,这是事物的本性和运动的法则。不管是自然还是人事,是这样的。”
吴三兵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吗?”
表哥说:“也可以这样说,意思是差不多的。”
吴三兵有些疑问:“这套理论也能用到这套房子上?”
表哥说:“领导要给你的这套房子是凶宅不假,可是,凶吉是相对的,有凶就有吉,那就要看谁压过谁。阳盛则阴衰,吉多则凶少。有句古话,叫邪不压正。以我经历的事来看,邪气总是占不了上风的。你正值年轻,阳气旺盛,又是军人,刚勇具在,那些污秽的东西大概是不敢靠近你的,即便是靠近了你,也奈何不得你。”
吴三兵对这一套阴阳之说一时难以理解,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