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兴奋的张骞,吾道不孤!(2 / 2)

【期间,郑村坝一战中,马和取得了巨大的战绩。

就是这场战役,使得朱棣更加地信任马和。】

【以马和的能力,要不是因为是残缺之身,足以超过很多人了。】

【为了嘉奖马和的功劳,朱棣重新赐予了郑和新的名字——郑和。】

【不久之后,朱棣率领大批人马进入京都,登基为帝,更改年号为永乐。】

【建文帝据说流亡海外,没有受到朱棣的杀害。

这消息是否为真,恐怕只有朱棣一人才能真正知晓。】

【由于之前的诸多出众举动,郑和升为了内官监太监,自身的权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郑和真正想要的,是前往遥远的海外“朝圣”!】

【或许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郑和才能成功地远洋航行,使大明的国威在诸多地区得以传播。】

【大明的远洋航行,从来不会主动地侵犯其他地区,还会在不少的蛮夷之地传教授知识,撒下文明的种子。】

【郑和还跟随黑衣宰相姚广孝学习了佛道真义,对于某些方面的理解,也是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永乐年间

一处寺庙

身着黑衣,一对虎目的姚广孝,淡淡地一笑。

“天幕果然是异常罕见之物,上面的信息说得一点儿没错。

郑和就是有那方面的原因,才会成功地进行远洋航行。

不然,又怎么可能会一直坚持下来。”

现如今的时期,虽然郑和还只进行一次航行。

海上的凶险,以及各个蛮夷之地上可能遭逢的情况,姚广孝都是有所了解。

一般人,别说率领船队到达大明以外的其他地方。

光是船上那无聊而乏味的生活,都是足以使人难以忍受。

七次远洋航行,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

姚广孝的脸庞上出现感慨神色,“不知在多次的航行里,郑和是否找到了自己心中,想要前往的那个地方。”

人往往是有了目标,才会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一只手从桌子上缓缓地拿出一本古朴的书籍,慢慢地翻开,这位在曾一手搅动风云的黑衣宰相,开始认真地阅读古籍。

洪武年间

坤宁宫

此时此刻,宫殿里的氛围尤为尴尬,朱元璋与朱棣两人正大眼瞪小眼,谁也没有先开口。

“啪!”

马皇后拍了拍朱元璋的胳膊,没好气地说,“你要说什么就说,不要憋着。”

“还有,不要再打老四了。

好好地看看,老四都被你打成啥样了。”

这些带有温度的话语进入到朱棣的耳中,使朱棣心里一阵意动,这个皇宫里,还是只有娘亲对咱好。

不像老头子,总会有事没事地对我拳打脚踢。

很多时候,咱甚至都在怀疑,是不是你朱元璋的亲子了。

朱元璋挠了挠头,反问道:“妹子,咱没怎么打老四吧。

几乎都是老四不听话,咱才迫不得已地对他动手的。”

马皇后:“……”

朱棣:“……”

不是,你这个糟老头子,你摸着你的良心想一想,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要不是你有想揍我的心思,我会是那样的态度!

反正这里面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你的身上,我是没有错的。

对此,马皇后摆摆手,“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下手要是没轻没重的。

朱重八,你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

“妹子,咱知道了。”朱元璋悻悻地回答。

转头又看着下面的朱棣,“老四,你不是才告诉咱,你不认识郑和?

那天幕上的信息,又该如何解释!”

朱棣心里无语,老头子你成心的把。

郑和与马和,这是一个人没错,可也是两个名字。

靖难之役又没有发生,我怎么可能会知道,待在燕王府邸的马和就是郑和。

还有,大哥也为咱做了保证,你为什么总是把矛头对准咱。

“爹,咱也是不清楚,马和就是郑和。

要不然,咱待会儿就把郑和喊过来。”

朱棣实在是累了,不想再过多说话了。

反正老头子对郑和感兴趣,那就让马和来陪他玩玩儿。

朱元璋对身边的太监递过去一个眼神,那人马上就有了动作。

一个时辰后,身穿太监服饰的马和来到了宫殿。

“马和,从今以后你就叫郑和了,咱问你一件事。”

朱元璋也在仔细端详马和,心里暗自计较,此人果真和一般太监,有着大大的不同。

光是这散发的气,就能够看得出一二,没有那种卑躬屈膝的姿态,是个可供驱使的好手。

郑和马上跪在地上,行礼道:“奴婢多谢陛下赐名。

敢问,陛下所问之事为何。”

朱元璋还在思索,在他的心里,原本对航行一事,是略微有些抵触的。

看到了天幕中的信息后,仿佛不知不觉间,又有了新的变换。

倘若海外的其他地区,他们联合在一起,攻打大明。

纵然大明的国力强盛,面对上他们的联合,很有可能也会有意外发生。

既然是这样,不如就先下手为强,率先占领先机。

远洋航行的人选,只能是郑和。

“朕问你,多年之后,可否愿意率领大明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

现如今的郑和,还不能做到那一步,就让他多年后行动,也并非不可能。

郑和的心里一喜,他也是看了天幕,原以为皇帝这一次召见自己,是为了问责。

自己在坤宁宫,也免不了一顿刑罚。

然,大明皇帝非但没有训责自己,还让自己多年后远洋。

前往海外,寻找那个地方,可以说是郑和一直以来的梦。

相较于燕王殿下,皇帝陛下真的是太好了。

一抹喜悦之色爬上郑和的脸庞,“多谢陛下。

为了大明,奴婢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突然间,朱元璋有了个有趣的想法,“朕问你,与燕王殿下相比,谁更好!”

几乎没有过多犹豫,郑和立即是开口道,“自然陛下。”

“哈哈哈哈哈!

这句话,老四你听到了吧。”

朱元璋招招手,让郑和先行离开。

朱棣心下十分平静,那种情况下,郑和只能说你圣明。

老头子,你究竟还要不要脸。

反正咱对郑和的好,他是会记着的。

朱元璋心情大好,“继续看,咱还想看看,郑和之后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