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门外。
宋清子和阿素一脸疑惑的跟在刘培昌身后,看着他向禁城大门走去。
“于先生。”刘培昌向难民队伍尽头用皇家器具散发粥食的高大老者走出一步,左手中握着什么东西。
那面色红润,身材高大得吓人的老者瞟了一眼刘培昌和他背后的宋清子、阿素,随即老者犀利的目光聚集在刘培昌右手亮出的雕刻着梨花的玉佩之上。
属于刘氏的皇家玉佩。
“于先生,当年小子还未出世,是你护送家父家母出了崇京,于先生可还记得吗?”
老头把目光放回了粥食和面前的难民身上,眼也不抬的说道“幽州苦寒,但好歹还算是生机之地。你知道自己姓刘,被流放幽州,还敢回到圣上眼皮底下?不怕明天就被推出去斩首?”
刘培昌收回那枚梨花玉佩,又递上了天师府命官铁牌。
他在告诉老人——小辈已是修仙人,早已不在凡尘中,不受大离律法管束。
老人斜眼一看,把盛粥的大勺递给了身后的太监,走到一边队伍的另一边开始认真的扫视三人。他犀利的目光扫过宋清子和阿素时顿了一顿,宋清子顿时感觉内府内的金丹也随之一颤。
见闻为神识,以神识摄住别人体内天元,这表明这位老者不仅是修士,而且境界至少到了渡劫境。
宋清子这才反应过来,面前的老人就是隐族留手帝都的修士,渡劫大宗师廷益先生。
“这位是宫中后膳坊的御厨于先生,自我家还在帝都时就主事后膳坊了,于先生与皇上交情匪浅。当年我家中父母收放逐事多有于先生帮扶,才没有折了家眷在半路上。我还在家中时就被父母常常嘱咐,有朝一日有了机会一定要报答老先生的恩情。”刘培昌看来还不清楚老人的真实身份,他或许从廷益先生高大身材认出了这位族门恩公,却没想到面前的老人就是帝都的守门人。
宫中御厨与朝堂高管知晓修士隐族与天师府也不算什么稀奇事。只是这位老者在后膳坊干御厨的日子或许不止几十年,怕是几百年都有了。
宋清子阿素脸都白了,方才还想着贸然进京的三人怎么样才能不被这位老前辈逮住,却不想刘培昌这就把三人送到了这位帝都看门人面前。
“这么说你是来报恩的”老人不屑的俯视着三人,又看得宋清子背脊发凉,她想出言提醒刘培昌,却发现自己居然动弹不得。她悄悄向阿素看去,发现阿素也是一副焦急神色。
神识摄元,老人早就控制住了她们。
在廷益的目光扫过她们的那个瞬间,就用她们自己体内流淌的天元锁住了她们的行动。
完了,这下真的要被一人一巴掌打回江漓了。
行动无碍的刘培昌颇为尴尬的收起了天师府命官铁牌,回答道“其实小子找到先生,还是有事相求,先生既然知道我几个小辈身上背着天师府的任务,还请先生带我几个进入禁城。”言毕,刘培昌深深作揖。
蠢蛋!阿素在心中大骂。看来这就是刘培昌打的好主意,让这位与自己族中亲长交好的宫中老者,带自己三人以执行天师府公务的名义进入禁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