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朱波夫再现(1 / 2)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536 字 3个月前

第1015章朱波夫再现

两百多年来,杜伊勒里宫静静屹立于塞纳河的北岸,宛如一位庄重威严且沉默不语的历史见证者,散发着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与璀璨光芒。

这座辉煌的宫殿,如同一部鲜活的史书,承载着法王时代的奢华辉煌,也铭刻着共和国时期的奋进篇章,见证了无数足以改变法国命运走向的重要历史时刻,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成为法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地标。

回溯至大革-命汹涌澎湃、进入高潮的1793年,时代的浪潮无情地席卷着旧秩序。法王路易十六,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君主,被数百位由民众推选任命的代表送上了断头台。

随着那冰冷刀刃的落下,一个旧时代轰然落幕,法兰西共和国宣告成立。而原本作为波旁王朝王宫,象征着封建王权至高无上地位的杜伊勒里宫,也在这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大转变。

不久,杜伊勒里宫成为国民公会,以及救国委员会等执行机构的所在地,从封建王权的象征摇身一变,成为新生共和国权力运转的核心枢纽,见证着法国从封建专制迈向民-主共和的艰难探索。

时光流转至督政-府时期,杜伊勒里宫却陷入了一段灰暗的岁月。多年的风雨侵蚀,加之动荡年代里人为的肆意破坏,这座曾经辉煌壮丽的宫殿逐渐变得破败不堪。

宫殿的墙壁上布满了斑驳的痕迹,精美的雕刻与装饰在岁月与暴力的双重打击下残缺不全,曾经宽敞明亮的大厅变得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此时,以安德鲁为核心的巴黎中-央政-府,正深陷于对内对外战争的泥沼之中,忙着焦头烂额。

对内,需要平定保王党与激进派的反抗,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对外,要应对周边国家的军事威胁,捍卫法国的主权与尊严。

在如此严峻的局势下,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实在拿不出资金来翻新这座规模庞大的王宫。杜伊勒里宫只能在风雨中继续飘摇,默默等待着命运的转机。

直到1798年,局势迎来了重大转折。哈布斯堡王朝在法国-军队的凌厉攻势下覆灭,这场胜利意义非凡。

安德鲁领导下的法国,从大大小小上百个意大利诸侯及德意志诸侯那里,获得了巨额的战利品与赔款。

一时间,法国的国库充盈起来,也正是在此时,翻修杜伊勒里宫的工作,终于被艺术家达维郑重地提上议事日程。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在西方同样也是一举至理名言。

在金钱和能工巧匠的妙手下,杜伊勒里宫宛如一颗重新焕发光彩的明珠,从尘封的历史中脱颖而出。

踏入大厅,高高的穹顶之上,一幅巨幅壁画映入眼帘,它将神话传说与法国历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在璀璨如星的水晶吊灯映照下,壁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似乎下一秒便会跃出画面。

地面由光洁如镜的大理石铺就,人们走动时的身影倒映其上,往来交错,如梦如幻。餐桌上,洁白如雪的桌布一尘不染,摆放着熠熠生辉的银质餐具,每一件都雕琢着精美的花纹,彰显着法国工艺的精湛。名贵的鲜花错落有致地插在水晶花瓶中,玫瑰的馥郁、百合的淡雅相互交融,与空气中弥漫的美食香气交织成一曲美妙的嗅觉交响乐。

晚宴上,各界精英身着华丽服饰,男士们身着笔挺的燕尾服,女士们穿着拖地的晚礼服,佩戴着璀璨的珠宝,在宫殿中穿梭交谈,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包括俄国大使托尔斯泰伯爵等各国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这位俄国伯爵身着传统的俄国宫廷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每一枚勋章都承载着他过往的功绩,让他整个人显得庄重而威严。

忙乱的人群中,托尔斯泰伯爵在敏锐地看到法兰西执政官离开西班牙大使后,就大步流星的朝安德鲁这边走来。但显然,年轻的欧洲霸主显然不喜欢这个列夫-托尔斯泰的野蛮俄国人。

那是这段时间以来,托尔斯泰伯爵就代表俄国,不断的向法国表达严正抗议,主要是塞律里埃指挥的巴尔干方面军,在顺利拿下瓦拉几亚大公国(现今罗马尼亚)的西部就忽然按兵不动了,几个月就坐视着俄军与奥斯曼军队在多瑙河一带厮杀。

这倒是其次,关键是安德鲁承诺给俄国的8门胜利者臼炮,迟迟未能交付给俄军,导致俄国人面对卡尔斯要塞、库列夫恰要塞、阿德里安堡等诸要塞时,攻击接连受挫,前后损失近两万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