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称谓与敬语
安德鲁正式登上终身执政的宝座,荣耀与权力如潮水般将他簇拥。但他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巅峰所迷惑,自幼历经的风雨与磨砺,铸就了他沉稳的性格,使他依旧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与审慎。
此时,距离新世纪的第一个国庆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法国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即将欢庆佳节的喜悦氛围。
巴黎的街道上,彩旗飘扬,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整个国家都被一层欢乐的薄纱所笼罩。
民众们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庆典,他们满心期待着能为安德鲁的荣登终身执政之位,举办一场盛大而隆重的仪式。
在所有人的心中,安德鲁是带领法国走出困境、走向繁荣的英雄,他们渴望以最热烈、最盛大的庆典,铭记这一改写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向新的统治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样的,参政院与内阁的官员们也纷纷建言,计划着一场场宏大的庆祝活动,从盛大的游行到华丽的烟火表演,每一个细节都在精心策划之中。
然而,安德鲁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他站在杜伊勒里宫的窗前,俯瞰着繁华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的巴黎城,心中明白,当下法国虽在他的治理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工厂的烟囱林立,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军事力量空前壮大,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国内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化的进程不如人意,民众生活依旧困苦,教育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亟待解决。资源应合理分配,用于国家建设与民生改善,而非过度消耗在庆典之上。
这时,警务部长富歇带着满脸的热忱,走进执政官的办公室里,他身着剪裁得体的华丽礼服,头上的银色假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尊敬的执政官阁下,我精心筹备了一份盛大庆典的详细方案,绝对能彰显您的无上荣耀,向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宣告您那不可动摇的终身执政地位。”
富歇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装帧精美的方案呈现在安德鲁面前。自从安德鲁荣登终身执政之位,法国社会的诸多细节悄然发生了显著变化。
曾经,人们习惯以“执政官公民”来称呼安德鲁,那是一个充满平民色彩、彰显平等意味的称谓,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民-主气息。
等到“第一执政”变成了“终身执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执政官公民”称呼就被“执政官阁下”所取代。显然,“阁下”一词,带着几分尊贵与疏离,宛如一道无形的屏障,悄然拉开了安德鲁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
与此同时,语言上的敬语也发生了改变,曾经平民化、亲近感十足的“你”,被波旁时代贵族间常用的敬语“您”所替代,这一转变虽细微,却敏锐地反映出社会阶层认知的微妙重塑。
不过,敏锐的人们很快留意到,安德鲁执政官却始终坚守着“公民”这一质朴的称呼。
在他眼中,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对法国大革-命核心精神的执着坚守,是民-主理念深深扎根于他心中的体现。
而他身处的波旁宫与杜伊勒里宫,作为权力的中心,时常是一片衣香鬓影、五彩斑斓的景象,官员们身着各式各样的奇装艳服,争奇斗艳,尽显奢华。
安德鲁却截然不同,他通常只穿一身老式橄榄绿校官制服,那身制服虽不华丽,却承载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来复枪联队(如今的山地师)的鲜明标识,见证着安德鲁早年的军旅生涯,铭刻着他在战场上的拼搏与荣耀。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胸前的勋章,简洁至极,仅有一枚“一级铁十字”。这枚勋章,在众多勋章中或许并不耀眼夺目,却蕴含着沉甸甸的价值,是他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无畏的勇气所赢得的至高荣誉,代表着他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
安德鲁这般独特的做法,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源于他早年就对奢侈之风深恶痛绝。在他的成长经历中,目睹了太多因奢侈腐败而导致的社会弊病与人性堕落,这让他从心底里抗拒那些浮华虚荣的东西。
另一方面,他显然有着更为深远的政治考量。他深知,法国历经了大革-命的洗礼,共和主义的理念深入人心,民众对权力的集中与特权的滋生极为敏感。
他相信,如果自己能像古罗马皇帝屋大维那样,不刻意炫耀凭借自身大智大勇所赢得的富贵荣华,而是以十分朴素的作风出现在众人面前,那么,对于这样一位领导者,以卡尔诺为领袖的共和主义者,会在许多方面给予理解与包容。
所以在安德鲁看来,这种质朴的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众对权力集中的担忧,维系与民众之间的情感纽带,巩固自己的执政根基。
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安德鲁一贯予以高度重视。在他的政治哲学里,细节绝非无关紧要,而是关乎人心向背、政权稳固的关键因素。
此外,安德鲁时常自誉道:像他这样拥有睥睨一切的天才,根本不需要外表上的装璜修饰。
在他眼中,那些奢华的服饰、繁杂的排场,不过是凡夫俗子用以掩饰其庸碌无能的手段。真正的强者,凭借的是内在的智慧、果敢的决策力与坚定的信念,这些才是引领国家前行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