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不,我是法国人 !(2 / 2)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807 字 3个月前

征服,若能成功,便可极大地拓展法国的势力范围,削弱潜在的竞争对手;分裂,使俄罗斯陷入内部分裂的状态,从而无法对法国构成有力威胁;安抚,通过外交手段和利益交换,维持一种相对和平稳定的关系……

上述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法兰西基于“罗马情结”,所构建出的独特地缘政治想象与战略思维,深刻地影响着当时法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行为。

早在3年前,已是共和国执政官的安德鲁,凭借着手中掌控的精锐军队和铁血手腕,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罗马教皇庇护六世施压。

最终,在安德鲁法国的强大军事威慑下,庇护六世尽管内心充满了抵触与不甘,却又无力反抗,还是极不情愿地签订了“城下之盟”,一项意义深远的《教务专约》。

这一专约的签订,犹如一股来自春天的暖风,吹开了罗马天主教回归法兰西的大门。自此,罗马天主教在历经波折后,以一种和平的姿态重新融入了法兰西这片土地。

然而,此时的法兰西早已今非昔比,经过一系列社会变革与思想革新,已然成为一个绝对世俗化的国度,并且在安德鲁长期的统治与影响下,深深地打上了“安德鲁化”的烙印。

曾经在宗教领域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罗马天主教,回归后也不得不适应法兰西全新的社会形态与政治格局。

可即便达成了这样的成果,法兰西的独-裁者安德鲁却并未就此满足。在他那充满野心与欲望的心中,居住在梵蒂冈的罗马君主(或教皇),犹如一颗如鲠在喉的刺,始终让他如芒在背。

在安德鲁构建的宏伟蓝图中,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是其矢志不渝的目标。而这位罗马君主(或教皇)的存在,无疑成为了他实现这一目标道路上的一大难以逾越的障碍。

安德鲁认为,只要梵蒂冈的罗马君主(或教皇)依旧存在,法兰西就难以真正成为罗马帝国正统的唯一传承者,这在他看来,不啻为一种莫大的耻辱。

这种观念驱使着安德鲁不断谋划与布局,试图寻找到合适的时机与方式,彻底清除这一“障碍”,以实现他梦寐以求的恢复罗马帝国的伟大抱负,让法兰西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上,重现罗马帝国昔日的荣光与威严……

数天前,杜伊勒里宫那金碧辉煌、奢华至极的大厅中,一场盛大的共和国国宴,正热闹非凡地举行着。

璀璨的水晶吊灯洒下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映照在餐桌上琳琅满目的珍馐美馔以及宾客们华美的服饰上。各国的政要、贵族与外交官们身着盛装,手持精致的酒杯,优雅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美酒的芬芳与社交的气息。

就在这样的场合下,一位出身于霍恩索伦家族、当下正为布伦瑞克公国效力的德意志外交官布鲁姆,心中暗自盘算着拉近与法国终身执政安德鲁的关系,或许期望借此为他本人及公国,谋取更多的利益与机会。

于是,这位布鲁姆男爵微微欠身,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故意操着北地德语,向着法兰西元首说道:“事实上,阁下您也是一位德意志人,而且您跟我们都是一家人。”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刻意的亲昵,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笃定这番话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在两国之间架起一座友好的桥梁。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却落了空。安德鲁听闻此言,脸上并未浮现出他所期待的热情回应或,是一丝一毫的认同之色。

相反,安德鲁只是冷漠地凝视着他,那目光深邃而冰冷,仿佛能洞察一切。片刻之后,安德鲁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不,男爵先生,我是法国人。”

这简短的几个字,犹如一记重锤,打破了布伦瑞克外交官精心营造的氛围。安德鲁的回答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含糊,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毫无疑问,在安德鲁心中,法兰西的身份早已深深扎根,他所追求的是法兰西的荣耀与辉煌,而非与德意志的所谓“血脉相连”。

…….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