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身为国家元首的安德鲁,自始至终都待在巴黎之外,对谈判事宜不闻不问,也不做出明确的指示。
他的这种缺席,让法国谈判团队缺乏明确且有力的领导,内部决策效率低下。团队成员在面对一些关键问题时,因无法及时得到安德鲁执政官的指示,不敢擅自做主,导致谈判进度严重受阻。
这让美国国务卿约翰??9??9马歇尔倍感煎熬,他怀揣着改善美法关系、为美国争取有利局面的使命而来,却在这重重阻碍下,屡屡碰壁,看不到谈判成功的曙光,不止一次陷入绝望状态。
然而,就在谈判陷入绝境之时,一丝转机悄然出现。美国现任总统,约翰??9??9亚当斯,似乎预感法美双方在巴黎的谈判会陷入僵局。
这位《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五个成员之一,美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开国元勋,在经过深思熟虑,提笔给法兰西第一执政写了一封信,并让自己的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历史上的“小亚当斯”)携带书信,亲自送到巴黎,呈现给安德鲁执政官。
在这封意义非凡的信件中,约翰??9??9亚当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逐一回顾了二十多年前那段美法两国亲密无间的同盟岁月。
那个时候,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追求自由与独立,北美十三州的人民奋起抗争,无数热血青年拿起武器,投身到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法国则慷慨伸出援手,不仅向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物资援助,还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军事顾问与士兵,与北美十三州的民众并肩作战。两国携手并肩,在战场上共同对抗英国军队。
在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等关键战役中,美法联军密切配合,凭借着顽强的斗志与出色的战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美国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里,美法士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在战火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死考验,为两国的友谊书写了壮丽篇章。
约翰·亚当斯在那封言辞恳切的信件之中,以极为郑重的口吻再次称呼英国为“我们(法美)共同的敌人”。
他在字里行间巧妙地暗示安德鲁执政官,法美两国虽因过往的种种摩擦产生了分歧,但绝不应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忘却共同的强大对手——英国。
唯有法美两国重拾往日那段亲密无间的同盟情谊,携手并肩,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在与英国的激烈博弈中占据主动优势,进而切实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在历史的这一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不仅主动做出了重大妥协,精心安排自己长子,也是未来的“小亚当斯”总统(即历史上的第六任美国总统),不远万里,跨越重洋,肩负着修复法美关系的重任,专程前往法国送信。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亚当斯政府对改善法美关系的诚意与决心。
安德鲁听闻此讯,他心中对美国此前亲英行径的芥蒂虽未全然消散,但此刻美国主动示好带来的契机,令他迅速权衡利弊。
很快,法兰西执政官最终结束了在莫顿基地的行程,返回巴黎。他在波旁宫接见了以美国国务卿约翰·马歇尔为首代表团。
自此次会面之后,法美双方的谈判代表迅速围绕同盟条约的具体条款,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磋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代表就军事合作、贸易往来、债务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多轮深入且细致的讨论。每一项条款的拟定都经过了反复斟酌与权衡,力求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
终于,在1800年5月上旬,历经无数次的谈判与妥协,双方就所有条款达成了一致意见。随着笔墨落下,法国和美国之间签订了新的同盟条约。这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美两国在历经波折后,再次站在了同一阵营。
…….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