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较为公正地判案(1 / 2)

杜仲清与易勤笑里藏刀,有来有往,福霖走到公堂之上,在宋义身边跪好,小声说:“二哥还醒着,能说话。”

宋义下意识点点头,但很快意识到情况不对,皱眉说:“你怎么来了?”

福霖吐吐舌头,目视前方不说话。

怎么来的,当然是央求杜仲清啊,她师父见她今日频频走神,便允了她休假一天,她连书本都没收拾,一直跑到杜仲清面前。

杜仲清马车都准备好了,正要走就被福霖拦住,要仲清带着她。

要是她的脸皮再薄点,这一趟就来不了了。

虽然过程艰辛,但自己知道就行,告诉宋义只会得到一通埋怨,还不如闭紧嘴巴。

福霖不说话,宋义也能猜是来,绝对是福霖的主意,这小丫头,仗着脑瓜天生好使,就可着劲儿的挥霍,刚刚她钻进捕快们的木板下,他害怕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宋义想过,那边易勤终于决定传郝家来公堂对质。

杜仲清便垂手而立,等待郝庆的到来。

易勤皮笑肉不笑说:“杜探花,不若坐一会儿,来人,看座!”

杜仲清并不拒绝,等椅子搬过来他便坐下,耐心地等着。

就算是等着,易勤也不断审问那个毛贼,或者说不是审问,而是训练。

杜仲清瞧着易勤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这种小动作,便道:“此事干系重大,不如驱散百姓,以免人心惶惶。”

杜仲清既然都说了,易勤除了遵守还有别的办法吗?

而且这么干也有利于将来谈一些利益上的交换。

易勤冲捕快们挥挥手,“按杜探花的意思办!”

捕快们开始轰赶人群,只留一侧小门。

杜探花就又道:“一切谎话皆有行迹,知子莫若母,不如将这毛贼的亲戚朋友都叫过来,有没有相好,可不能一两句话就撇清关系。”篳趣閣

易勤嘴角抽搐。

见易勤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杜仲清一脸疑惑,“难道易县令不这么认为?”

易勤张张嘴,又闭上嘴巴,又是一摔惊堂木,扔下一枚令签,自暴自弃说:“将人犯的父母朋友带过来!”

立刻有捕快领命而去。

有杜仲清坐镇,那些朋友把毛贼的背景说了个底掉。

“王大在帽儿胡同里有个相好的,那相好的有能耐,经常给他介绍活,每次都能挣个几十两银子,然后请我们喝酒。”和毛贼差不多年纪的人交代。

杜仲清似笑非笑地看一眼易勤,道:“易大人,看来这板子白打了,椅子可不好坐啊!”

易勤有口说不出,悔得肠子都青了,他还得在心里默默计算自己还能当几天的县令。天知道,他不过是纳了郝庆的一个庶女,怎么乱七八糟的事情越来越多?净帮着擦屁股了!

还是正妻好啊,家境清白,没这么多事!

易勤越想越委屈,恨不能回到以前给自己一个巴掌。

易勤又把那毛贼的相好喊过来,一群人慢慢倒腾前因后果。

有杜仲清在场,易勤只能老老实实审案件。

这个毛贼父母一见到帽儿胡同那女人,就扑上去抓挠起来,说勾引他们家儿子,教唆他们儿子做坏事,一切都是那女人的主意!

那女人也不是好相与的,鲜红的长指甲奔着毛贼父母的脸上抓挠,嘴里还能抽出空闲来骂,骂得内容那叫个精彩,将毛贼家里十八辈祖宗都一一数落了个遍。

福霖张大嘴巴,她两世记忆加起来,还没碰见过这么战斗力爆表的女人。

宋老大回过神,默默捂住福霖的耳朵,生怕她也学会女人这泼辣样子。

县令听着就感觉脑壳越发疼痛了,他一拍惊堂木,“肃静!”

两名捕快立刻上前分开吵闹的三人。

那女人唱作俱佳地哭喊道:“青天大老爷,你可要为小女子做主啊!小女子冤枉啊!平常王大用小女子的钱不说小女子一句好,现在有事情了,就都推到小女子身上啦!小女子可太冤了!”

“这么说,你确实不知王大偷盗宋家一事?”那县令还想挣扎一下。

杜仲清轻咳一声,说:“易县令,这是不是有引导证人回答之嫌呢?”

易县令在心中腹诽:要不你来?

但是他不敢说出口,杜仲清可是探花郎出身,现在虽然辞官,可一旦想要回归朝廷,那可就会官复原职啊,谁不知道无论是先皇还是新皇,可都看中杜仲清,他可不能轻易得罪!

易县令垂眸,道:“下官驽钝。”

福霖跪得腿都酸了,听见易县令这句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愚钝?他明明有八百个心眼子,就是不做人事而已!

气得福霖悄悄换了个姿势,鸭子坐似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声说:“大人,小的想问问这位漂亮姐姐!”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过来,你一个小孩儿凑什么热闹?

那个女人却很高兴,捂着嘴笑,“小丫头,嘴还挺甜的。”

易勤预备再拍惊堂木,可杜仲清不客气地阻止道:“既然易县令自觉才疏,不如让原告说上一两句?”

易勤深吸一口气,忍下心头一股老血,他是在讽刺,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