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兵临城下(1 / 2)

萧鑫和风玉儿站在屋外闲聊,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大亮。萧鑫俯耳门前,屋内静悄悄的,听不到有丝毫响声。口中奇道:“玉儿,你快来听听。屋里怎么能一点响声也听不到,不会出什么事了吧?”风玉儿道:“不会,不会。‘还魂术’只是一个很小的法术,消耗不了多少精气。我们再等等,千万不可以轻举妄动。”她话虽然是这么说,心里却也好似,提着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正在疑惑间,那老乞丐打开房门,笑道:“大功告成。”

萧鑫抢先进屋,见那四人脸色红润,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晦暗。一个时辰之后,几人同时醒来。问起昨晚发生的事,均说不知。那老乞丐含笑站立,也不说破。

风玉儿道:“花子伯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那老乞丐道:“不杀生是佛法中的大戒,杀罪有大有小,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身口意三业之中,意业也是最为有力的,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骂意经》中讲:杀有九辈。罪有轻重。宁杀千头蚁。不杀一头蝇。如是上至人。杀大得罪益大。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萧鑫道:“玉儿,你能给我讲讲吗?”

风玉儿道:“杀罪有九种级别,罪过有大有小,宁肯杀一千头蚂蚁,也不杀一头苍蝇,如是类推,一直到杀人。杀大的生灵得罪大。建立一百座佛寺,不如救活一人,救活十方天下人,不如看护自己的意念,不起恶念一天。人如果能把自己的意念变成善念,其福德难以估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能够让自己的心念都改换成善念,功德福报是不可思议的。要比做多少功德,捐多少财物,放生多少,都更有意义。甚至说你就是救下十方天下一切人的生命,也不如我们心住善念的福德来的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平素所有身语意业的造作将来都会导致一个结果。善业、善因导致好的结果,恶业恶因导致坏的结果。不好的念头将来就会有不好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天避免恶念,就不知道免去了将来多少恶果,免去了将来和无数无量的众生结成恶缘,免去了将来你杀我、我杀你的悲惨结局。这才是真的放生、真的善事、真的功德。当然,我们不能说只需要发好的善念,其他的好事就不做了,那样的话善念岂不是虚假的。世尊教导大家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萧鑫道:“难道说恶人也不能杀吗?”

那老乞丐道:“妖魔邪道,伤人无数。当以杀止杀,得而诛之。”

风玉儿道:“萧大哥,骷髅王拘你魂魄,就是因为你降妖除魔,坏他的事啊!”

那老乞丐摇头说道:“傻小子喝了孟婆子的汤,无药可救,变得更傻。”

风玉儿道:“花子伯伯,你能不能带萧大哥去看看前世,也许能助他恢复些记忆。”

“逆转乾坤,有何难哉?”那老乞丐袍袖挥起,扬起漫天飞雪。

。。。。

雪,残雪。

风如刀。

‘建康’城门前的护城河上,吊桥高高收起,厚重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城墙上,灯火通明,梆铃声此起彼伏,戒备森严。离城十里之外,一座矮山岗上。一杆绣着‘韩’字的帅旗,迎风招展。帅旗四周,密密麻麻全是兵营。

大帐篷四周,鳞次栉比,环绕着四座小帐篷。东面一座小帐篷内,地面正中,挖出一个大炕。炕上架着一口大锅,锅内正冒着热气。一名士兵,蹲在地上,不时向锅底添加木柴。另一名士兵,一手掀开锅盖,一手用勺子不停搅拌。

这时,帐篷小门被人打开,走进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他进门之后,将头顶盔甲挂在门口横梁边的立柱之上,随口问道泥鳅,饭做好没有?”

那两名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开口说话。魁梧的汉子喝道:“老子问你们话,都没听到吗?”其中一人,壮着胆子道:“石将军,饭还没有做好。”

“没做好?你们瞎忙什么呢?”

“这几天连续下雪,找不到干柴,生不起火来。”

“小泥鳅人呢?”

“石将军,小泥鳅身中流箭,已经死了……”

“小泥鳅死了?”魁梧汉子身体踉跄,险些跌倒,嘶声道,“什么时候的事?”

“石将军,小泥鳅在昨晚咽下的最后一口气。”

魁梧汉子双手颤抖,缓缓蹲下身来,口中喃喃道:“小泥鳅,为什么不等等哥哥……”

。。。。

韩擒虎大步流星,走出设置在矮山岗上的行军营帐时,不由自主地皱紧有些灰白的眉头。他身材高瘦,相貌清奇,枯黄的脸上布满皱纹。一双深陷的眼睛,阴森冷漠,不怒自威。

营帐外,高高地挂着两只巨大的红色灯笼,上边飘落着不少积雪。一名虎背熊腰的带刀侍卫,紧随其后,走出营帐。他刚要帮助韩擒虎打开雨伞,被他挥手拒绝。

雪一直在下,天色灰蒙蒙的,寒气逼人。

一条弯曲的小路,从行军营账的门外通往山下,路面上同样也铺满白色的积雪。

韩擒虎抬起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紧接着,又将注视的目光转向远处灯火通明的陈朝都城‘建康’(南京)。口中喃喃说道:“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可惜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新年的第一场雨雪,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其时,正是公元589年正月初六日,天色将要黎明的时分。

矮山岗下这支精锐部队,是韩擒虎手中最硬,也是最后的一张王牌。他亲自指挥这支部队从庐江(ah省庐江)出发,由横江(ah省和县东南)渡江,攻夺姑熟(ah省当涂),进攻一直都很顺利。想不到进抵新林,从右翼包围‘建康’以后,在攻占陈朝这座最后的堡垒时,遇到强有力的抵抗。用韩擒虎自己的话讲,那些守卫都城的士兵,简直就像是守卫在蜂巢四周的‘兵蜂’一样,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毒刺狠狠刺向敌人,同时也牺牲自己。

一天内,双方各有近千人阵亡。

“他娘的,这太可怕了!如果照这样你死我亡打下去,‘建康’城下,岂不是要变成人间地狱?老子算什么?屠夫?刽子手?还是活阎王……”韩擒虎对此深恶痛绝,暗想,“一定有办法,不用流太多的血,就能解决大问题。”这时,小路上脚步声响,总管杜彦缓步而来。他见韩擒虎淋在雨雪中,急忙将自己手中的雨伞撑在韩擒虎头顶。厉声道:“猴子,外面下这么大的雪,你眼瞎眶也烂了啊?”

那名侍卫名叫石厚志,此刻满脸委屈。

“老杜,这事怪不得猴子,是我自己的主意。”韩擒虎接过杜彦手中雨伞,笑道,“不敢劳动杜总管,这点小事还是让我自已来做。怎么着?你屁股也坐不住?说说,是不是有什么新想法?”

杜彦摇头,苦笑道:“韩将军,剩下的这最后一块骨头可真硬,不大好啃哪。这几天,我们攻城的人马损失惨重,再继续打下去,只怕你我这二万的步骑兵老本,都要全部赔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