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深夜,李式在武阳城外四十里的地方迎上了正在扎营的荀攸部,由于事先通传过消息,荀攸早早地就带着一众文武在营寨外边迎接。
师徒两人半年未见,竟没有一丝生分,双方相距百余部的时候李式就翻身下马,向着营寨的方向快步走去,荀攸也是一脸激动之色,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老师,这段日子您辛苦了!”李式走到荀攸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朗声说道。他周围的一众亲卫骑都感到震惊不已,纷纷看向眼前这个儒雅的男人,似乎是想看看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让杀伐果决的自家主公如此谦逊。
荀攸赶忙扶起李式,连声说道公不可如此,您是主,我是臣,尊卑有别!”
李式微笑着说道有老师就没有今日的李兴业,我们之间只有师徒之情,不存在尊卑有别之说。再说了,我敬我的老师谁敢有异议?若是有,我就让他闭嘴!”
看着谈笑间自信从容的李式,荀攸也倍感欣慰,眼前的这个弟子已经不是去年刚拜师时的李式了,那个时候的李式虽然也称得上青年才俊,可终究是身处逆境,身上散发的气势就要弱上不少。可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李式凭借个人努力,不仅扭转了处境,更是一跃成为雄据两州之地的一方霸主,若是传扬出去,绝对能震惊四方。更难能可贵的是,身居高位的李式对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尊重,处处执弟子之礼,彰显他在阵营里的地位。
“主公,酒宴已经备好,请跟我回营休息!”荀攸的心中纵然有千言万语,可话到了嘴边想要说的时候,却也只化成一句很是平淡的话语。
“好!早就听说蜀中多美酒,老师到蜀地多日,想必一定收藏了不少,我就沾沾老师的光了。哈哈!”李式笑着点头说道,随即请荀攸并排进入大营,至于他带来的亲卫骑自然会有人安排。
酒过三巡,荀攸开始向李式介绍吴懿等蜀中文武,众人赶忙放下酒杯,精神抖擞地等待着李式的问话,毕竟是首次见面,第一印象很重要,这直接关乎到日后的前程。
李式认真地听完荀攸对帐内众人的介绍,又着重地打量了吴懿和高靖二人一番,沉思了片刻后才开口道麾下的金城郡和武都郡近期会迁入大批人口,政务繁重,不知诸位能为我解忧乎?”
在场的蜀中文武都是荀攸精心挑选之人,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吴懿和高靖二人,众人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们身上。二人相视一眼,赶忙起身行了一礼,朗声道等愿为主公效劳,全凭主公安排!”
李式起身扶起吴懿和高靖,笑着说道位请起,能得你们相助是我的荣幸!这样吧,吴懿担任武都郡太守,高靖担任金城郡太守,你们暂时都不再担任军中职务。此外,升吴班为偏将军,高颐为领兵校尉,其他人暂时跟在我身边,等有机会了再外放任职,如此可好?”
众人大喜,赶忙起身向李式行礼,齐声道谢,觥筹交错间,酒宴的气氛也拔升到了。
酒宴结束,李式和荀攸送走众人后又详谈了许久,从战略规划到政策制定,再到人员的安排和兵力部署,都认真地交换了一下意见。
李式和法正的战略规划大体上没有什么问题,但荀攸提议增加五千名巴郡的留守兵力,并将李蒙也派过去。至于李式将益州一分为二的想法,他则表示很赞同,益州北部的汉中郡虽然已经划进了雍州,但益州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仅仅北部的广汉郡、巴郡、犍为郡、蜀郡和汉嘉郡(蜀郡属国)就有四百万左右的人口,单独成立一州绰绰有余。更何况他们暂时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处理益州南部诸郡,那里少数民族聚集,地形复杂,虽然在册人口接近三百万,可如果加上那些少数民族部落,实际人口恐怕会翻一翻,想要彻底解决益州南部诸郡的问题绝非易事,也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事情,倒不如将其一分为二,给李珪留下兵力和将领缓缓图之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