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法正(2 / 2)

蔡邕明白郭潇的心思,知道他是担心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的安危,可他还是摇头道:“这样不行,她们如果跟着你去马邑,董太师肯定会起疑心的。”

郭潇:“小婿必须将她们带走,这样,一旦长安这边有事,您一个人也容易脱身。”

蔡邕:“这事且容我再想想,不必急于一时。”

郭潇还想再劝时,忽听蔡恒从外面走进来向蔡邕禀报:“主上,外面有法家的少君前来拜谢姑爷的救命之恩。”

蔡邕闻言对郭潇道:“是法衍之子法正来了,想是来感谢你在朝堂上搭救他的父亲,你出去接待一下,为父就不出面了。”

“来的人叫法正?”

郭潇吃惊地瞪大眼睛,惊讶地望着蔡邕。

蔡邕疑惑地道:“怎么啦?你莫非认识他?”

“不是,我是听人说过这个法正是位名士。”

蔡邕笑道:“法正不过就是个十多岁的少年,即便是聪明伶俐一些,又如何算得上是什么名士?”

郭潇脸一红,他一时激动,竟然忘记了法正现在的年纪,结果在蔡邕的面前闹了大个笑话。好在蔡邕也不是外人,对他这不着调的情况早已经适应了。

“岳丈大人,那小婿就先过去了。”

“去吧、去吧。”

蔡邕一脸嫌弃地挥挥手,待到郭潇和蔡恒一起离开之后,蔡邕伸手抓起面前的铜酒壶,凑在嘴边抿了一口,随即惬意的闭上眼睛。

蔡邕心里暗自叹息,“他这个女婿别的都好,就是野心大了一点。如今仔细地想来,他在府里面瞎折腾,想必也是故意做给外人看的。”

“唉!可惜我那个知书达礼的琰儿,也被那小子带到歪路上去了。”

蔡邕一边喝着葡萄酿,一边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郭潇告辞了蔡邕,与蔡恒一起走进客厅,来见法正。

刚一进门,就看到一位锦衣华服,腰悬宝剑的少年正坐在案几后面悠闲地喝着茶。

蔡恒进门之后,对那名少年道:“少君,这位就是我家姑爷。”

那名少年连忙站起身来,一双漆黑的眼睛上下打量了郭潇。

片刻之后,他朝郭潇拱手道:“郭使君,在下奉家父之命,特来拜谢使君昨日在朝堂之上对家父的救命之恩。”

郭潇笑道:“在下不过是举手之劳,少君何须多礼。”

法正正色地道:“此事在使君的眼里或许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对我家来说,却是毁家灭门的大事。”

郭潇见法正说得郑重,便也收敛了笑容,他走到案几后坐下,又请小法正坐下。

郭潇坐定之后,关心地问道:“法左监的伤势不要紧吧?”

“多谢少君关心,家父的棒伤只是一些皮外伤,休养月余时间,想来便可以痊愈。”

郭潇叹息道:“法左监的性子太耿直了,这在官场上容易吃亏,少君回去之后,还是要多劝劝令尊。”

法正神色黯然地道:“家父已经被朝庭革除了官职,使君不用再为他担心了。”

郭潇闻言就是一愣,董卓在朝堂之上并没有说要革除法衍的官职,怎么法衍会被革职了呢?不过,法衍被革职,到是给了他一个极好的机会。

郭潇想了想,对法正道:“少君,请你回去转告法左监,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将家迁往马邑,我的麾下正缺少一位精通律法的从事,希望令尊可以接任这个官职。”

法正闻言眼睛一亮道:“多谢郭使君,在下回去之后,一定将使君的话转告给家父。”

郭潇又道:“我见少君谈吐不俗,你可愿意来我的军中,做一名记室参军?”

法正听到郭潇突然对他也发出邀请,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愣了许久,他才疑惑地道:“使君,记室参军是个什么官职?”

“就是协助我管理军中的文书,顺便为我提供一些建议。”

“郭使君,在下从未接触过军队,对行军打仗更是一窍不通,您就不怕我会耽误您的大事?”

郭潇笑问道:“少君今年多大了?”

“在下今年十四岁。”

“少君,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可我如今已经做了一州的州牧。少君是扶风法氏的后人,家学渊源,不会连这点自信心都没有吧?”

法正一听这话,立刻小脸涨得通红,他一挺胸膛道:“待我回去禀明父亲,就来投奔使君。”

郭潇喜道:“那咱们就一言为定,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法正立刻站起身来,朝郭潇拱手道:“在下这便告辞,回去与家父商议此事。”

“好的,少君请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