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微风送爽,荀府花园的凉亭内,荀彧和他的好友郭嘉正隔着一张案几在对奕着围棋。
荀彧伸手从旁边的棋笥里夹出一枚白子,轻轻放在棋盘之上。
坐在他对面的郭嘉笑道:“文若兄,你今天好像是在故意让着小弟啊,这步棋行得也太缓了。”
荀彧:“这步棋虽缓,却胜在扎实,只有将基础打牢了,才能逐步向外扩张。”
郭嘉在棋盘上落下一子,随即吐槽道:“奕个棋而已,又不是争夺天下。”
荀彧:“两者没有区别啊?”
郭嘉:“区别大了,奕棋输了可以重来,争夺天下可不行,输了就是身死名灭,一切成空。”
荀彧:“那也不一定,就拿东郡的曹府君来说,他屡败屡战,不也一样活得好好的。”
“文若兄,曹孟德这次可要难受了,郭潇和徐荣这两人联手去攻打他的东郡,只怕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荀彧叹道:“唉!曹府君刚在东郡扎下根,屁股都没有坐稳,就被郭潇带兵偷袭,他也真是命苦。”
郭嘉:“什么命苦,要我说,曹操身边就缺少一位顶级的谋士,他带兵跑去帮助张邈打牛辅的时候,就该预想到郭潇有可能会抄他的后路。”
荀彧:“奉孝,这事也难怪曹府君大意,谁能想到那郭潇前几日还在长安逍遥快活,可这一转眼间,他就挥军长途奔袭,攻占了延津渡口。”
郭嘉伸手端起案几上的酒盅,凑到嘴边抿了一口,道:“这个郭潇用兵诡计多端,极善长偷袭,当年他攻取上党时就是这么干的。前车覆,后车诫。曹孟德也算是久经战阵,想不到竟然如此的大意。”
荀彧:“奉孝,我听说蔡伯喈曾经举荐你去并州扶佐那个郭潇,那次你为何要称病不去?”
郭嘉一脸不屑地道:“蔡中郎老迈昏聩,自己不惜名节,跑去扶佐董卓老贼也就罢了,竟然还想要劝我去扶佐他那个反贼女婿,真是不知所谓。”
荀彧皱眉道:“奉孝此言太过矣,蔡伯喈入朝为官,也是迫不得已。董卓以他的族人安危相逼迫,他也不得不从。再说,他那个女婿郭潇与董卓不同,他在并州还是为治下的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的。”
郭嘉听到这番话,立即调侃道:“文若兄,你既然对他评价颇高,为何不去扶佐他?蔡中郎不是也给你写了荐书吗?”
荀彧叹口气道:“郭潇虽然对治下的百姓不错,可惜他的野心太大了,以我观之,他归顺朝庭只是权宜之计,早晚他还是要反叛的。”
郭嘉伸手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然后轻笑道:“只怕他等不到那一天了,只要董卓老贼一死,就是他败亡的日子。”
荀彧跟着应了一手棋,道:“这事也很难说,那小子身边也有不少能人在帮他,我听说杜袭、石韬、王桀、徐庶等人都接受了蔡伯喈的举荐,在他手下为官,有了这些人才相助,他已经渐渐地羽翼丰满起来了。”
郭嘉:“那小子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让他娶到了蔡中郎的女儿。否则,以他一介反贼的身份,早就是埋沙黄土了。”
荀彧笑道:“奉孝,我怎么从你这话里听到一股酸味啊,莫非你是嫉妒郭潇娶了蔡小娘,才不肯去扶佐他吗?”
郭嘉笑道:“文若兄,你有所不知,蔡中郎那个女儿才学是好,可她却算不上是个绝色美人。再说,我对才女可没有什么兴趣。”
荀彧闻言大笑道:“奉孝啊奉孝,你这话分明就是口不应心。”
…
就在荀彧和郭嘉聊天的时候,从长廊那边走过来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文士,荀彧看见来人,忙站起身来,冲来人拱手道:“兄长,您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