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潇快步站出来,对董卓道:“相国大人,末将有话要说。”
董卓见站出来的人竟然是郭潇,脸上露出不悦之色道:“郭使君,你有何话说?”
郭潇:“相国大人,法左监虽然出言顶撞了您,有所失仪,可他身为庭尉左监,理当维护律法的尊严,还请相国大人念在他一心为公的份上,宽恕他的失仪之罪。”
董卓见郭潇是为法衍求情,心里虽然很不满意,可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
当下便对法衍道:“念在郭使君为你求情的份上,免去你死罪,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法衍此时早已吓得脸色发白,见董卓开口饶恕了自己的死罪,连忙躬身谢罪。
郭潇也向董卓抱拳致谢,然后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这时,庭尉赵温站出来冲董卓拱手道:“相国大人,为防刺杀事件还有漏网之鱼,此事还是交由庭尉府严加审理为好。”
司徒王允也站出来道:“相国大人,赵庭尉言之有理,为了您的安全,此案最好是交由庭尉府严查为好。”
董卓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头道:“那就将此案交由庭尉府审理,不过,本相要派人去监督此案的审理。”
赵温忙道:“下官尊命。”
见董卓终于答应下来,王允长舒了一口气。
随即,他立刻向天子刘协道:“陛下,相国大人数次击败关东叛逆,为我大汉履立功勋。臣奏请天子加封相国大人太师衔,以表彰相国大人的功绩。”
王允的话音刚落,立刻又有十几名大臣站出来附议。
小皇帝连忙道:“准众卿所奏,加封相国太师衔。”
董卓满意地挺着大肚子,上前躬身下拜道:“老臣谢过陛下。”
郭潇眼睛看着王允,心里暗想,这个老狐狸还真够狡猾的,难怪董卓对他如此的信任。
就在郭潇想着心事的时候,一名官员走上前来,向小天子刘协禀奏道:“陛下,卫尉张温牵涉到谋害相国大人的案件中,卫尉府不可无人掌管,臣土孙瑞奏请陛下,任命并州牧郭潇接任卫尉一职。”
郭潇闻言大吃一惊,他瞅着这位名叫土孙瑞的官员,心里暗骂,“我又没得罪你,你这个老家伙为何要坑我?”
蔡邕连忙站出来道:“陛下,土孙仆射此言不妥,卫尉乃是掌管皇宫守卫的重责,怎能交给一名外臣掌管,何况郭使君年纪尚轻,恐难当大任。”
土孙瑞:“蔡中郎,郭使君在冀州多次击败关东联军,有功自该奖赏。蔡中郎切不可因为郭使君是你的女婿,就阻人前程。”
杨彪这时也站出来道:“陛下,土孙仆射言之有理,郭潇接任卫尉一职,理所应当。”
眼见又有几名大臣要站出来劝谏,董卓轻咳一声道:“陛下,老臣反对。”
刘协忙道:“相国有话就请直言。”
董卓:“郭使君肩负抵挡关东联军的重任,不可善离职守。老臣奏请陛下加封其为平东将军,赐马邑亭候。”
刘协:“准卿所奏,就加封郭潇为平东将军,赐封马邑亭候。”
郭潇闻言长舒了一口气,他连忙走上前大礼参拜道:“臣郭潇叩谢陛下。”
小刘协望着面前年轻的郭潇,忽然脱口而出道:“希望郭卿能再接再厉,为我大汉再建功勋。”
郭潇:“臣谨记陛下的嘱托。”
郭潇谢过小天子后,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躲过董卓的猜疑,不被留在长安任职,如今看来,贾诩的计策终于奏效了。
接下来,朝堂之上讨论一些官员任免的话题,郭潇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全没记在心上。
…
散朝之后,郭潇陪着蔡邕返回到府中。早上一口东西没吃,水也不敢喝,两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
进府之后,蔡邕立刻吩咐摆席进餐。
进餐的时候,蔡邕叮嘱郭潇,最近就在府里多读点书,顺便练练毛笔字,尽量别出去招惹事非。
郭潇知道老岳丈是在担心自己,忙点头答应下来。
陪着蔡邕用过餐后,郭潇又去看望了几名受伤的士卒,对他们安慰了一番后,这才回到内宅这边来见蔡琰。
蔡琰见到郭潇进来,喜滋滋地上前施礼道:“妾身恭贺夫君马上封侯!”
郭潇上前扶起蔡琰道:“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马邑亭候,有什么可恭贺的?”
蔡琰:“夫君此言差矣,想父亲他如今才是一个高阳乡候,夫君如今才十八岁,就已经被天子封候,未来超过父亲将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