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妹妹便只有香消玉殒一个结局。
说到让筠娘自请下堂,云箫明显感觉有一道利箭般的视线射向他。
云箫咬牙继续道:“到时府里若有人不容,父亲会分府另过,绝不会让你受委屈。”
听着哥哥的殷殷叮嘱,眼中盈满水雾,筠娘忍着泪意郑重应下。
云箫松开手,大红的轿帘瞬间落下,周围的细乐响起。
随着喜矫抬起,筠娘的心变得更加不安起来。
摇摇晃晃不知过了多久,前方传来阵阵锣鼓和鞭炮声。
此时的端亲王府中门大开,十二对宫灯伴着喜矫排着进来。
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周围人声鼎沸,笑语喧阗,喜庆的意味扑面而来。
筠娘这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是新嫁娘,即将成为别人的妻而不再是闺中女。
深秋的夜色凉风习习,出了轿子的云筠忍不住轻轻颤栗了一下。
一双沉稳有力的大手握住她的手,带着些许怜爱,安抚着她的无措和不安。
筠娘忽然想起了那句宫嬷嬷转达的:“莫怕,一切有我!”
心绪渐渐平静下来,由喜娘扶着跨过了火盆,拜了堂,被喜娘引向新房。
新房的鎏金番莲槅扇一对对大开,推开三层槅扇,方进得室中。
内室里雕龙刻凤的偌大喜床上置着宝瓶,瓶内装着珠宝、金银、米谷等物。
筠娘被扶坐到喜床上,只听得屋中环佩叮当,麝兰馨香,有高声笑谈,有窃窃私语,应是有不少人在场。
背对着众人的魏仪看着端坐在喜床上的筠娘,眼中闪着异彩。
魏仪接过喜娘递过来的喜秤不用旁人催促便挑起了盖头。
随着盖头无声落地,屋中响起一片哗然。
众人看着美艳不可方物的新娘子,赞美声不断传来。
魏仪听着众人的夸赞,看着筠娘明明羞的不行偏偏还要维持端庄大方的模样,眼中涌现笑意。
筠娘见了忙低头检查一遍发现自己并无不妥,不禁面带不解看向殿下。
魏仪笑容更深。
这时宫中突然有旨意传来,三个内侍拿着金黄的御旨鱼贯着进来。
嫁入皇室,身为殿下的至亲,皇上、皇后、太皇太后自然会有所表示。
筠娘一早便有心里准备,随着众人一同跪下,恭敬伏在地上。
三道旨意都与她有关。
皇上下的是一道册封旨意,意思是她的名字已经入了皇家玉牒,从今往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端王府世子妃,可以穿着、佩戴相应的朝服冠带。
皇后赏赐的是一对双喜如意簪和富贵绒花,是赏赐也是对她的抬举。
太皇太后则恰恰相反,赐的是一本泛黄的女诫,是对她的告诫更是对她的不满。
静静听完,筠娘与众人一同谢恩,捧着那本太皇太后赐下的女诫站起身来。
抬头就看到眼中闪过嗤笑的郡主和目光异样一脸紧绷的苏姑娘。
筠娘这才注意到满屋皆是公侯伯夫人和皇室宗亲。平日里常在梁府走动被大伯母视为贵客的几位三、四品的官夫人一个也没见到。
随着内侍的离去,屋中渐渐又变得热闹起来。
察觉到殿下似有若无的注视,筠娘忙命竹月找个锦匣,将女诫恭敬的放到锦匣里收起来。
筠娘被扶坐回喜床上与殿下结发、吃子孙饽饽、饮了合卺酒。
因有满屋子的女眷,成亲仪式结束后魏仪不好多留,举步去了前厅。
过了没有一盏茶的功夫,就有人禀报:“开席了!”
苏侧妃招待各位夫人去坐席。
屋中只剩下三四位夫人依旧笑盈盈地坐着说话。
宫嬷嬷就开始动手卸下她头上的步摇冠和花钗。筠娘看着未走的客人,疑惑着看向宫嬷嬷。
宫嬷嬷摇头低声道:“无妨!您是世子妃,这几位只是王爷的如夫人。”
又附耳低声道:“筵席上没有几个能让殿下敬酒之人,殿下与几位公侯驸马和老太师喝几杯,打个照面很快就会回来,耽误不得!”
云筠红着脸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