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问题有些大(1 / 1)

日上三竿。推开门,阳光扑面,杨轩微微眯眼。同时,旁边客房的门被推开,赵卓迈步而出,侧身微笑道:“杨师,起来了。”杨轩笑着点头道:“你早早起来把我叫醒就好,没必要一直等着我。”赵卓面带笑意:“杨师休息,学生岂敢打扰?”杨轩闻言一笑,侧身向廊道尽头走:“走吧,去罗将军所言的那处银矿附近看看。”“是。”赵卓笑容不减,紧随其后。客栈的位置在澜县西门之外,银矿的位置在澜县东北20里处。两人出了客栈,欲从北而走,再经北门而去。不过,方行数里,杨轩就让马儿停下。只因一侧不远处的村口有人被村民众星捧月的围拢,各种敬词不绝于耳,场面一度热闹非凡。赵卓策马至杨轩身旁,目光注视着村口一幕,口中低语:“杨师,这就是澜县县令。”杨轩眸光流转,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从村民的招呼声中,自然可知那被村民们围在当中的人就是澜县县令。两人勒住马缰,暂且停下,竖耳聆听人群中嘈杂的声音。“县令大人,今日正好村中有喜,有人办酒席,大人何不留下吃顿午食?”“对啊,县令大人,您就留下吃顿午食再走吧。”澜县县令笑容可掬,双手抬起微微一压道:“本官公务繁忙,午食就免了,诸位且回,本官需回城办事了。”闻此。村民们不再央求,而是纷纷送上手中礼物。“县令大人,这是我家鸡儿刚下的鸡蛋,您为我等之事操劳已久,我等无以为报,一份薄礼,您收下吧。”“县令大人,这是我家的……”面对如此情形,澜县县令面色一板,故作不悦道:“本官乃一县之长,岂可随意收取百姓之物,这将成何体统?”村民们一愣。县令面色缓了缓道:“诸位生活不易,衣食之物能省便省,本官答应你们的事,自会向府城申请,尽最大努力办到。”“好了,诸位请回,本官走了。”看着县令及一众县官上马离去的背影,百姓们感慨不已。“县令大人真是好官呐。”“是啊,庆幸我等生活在澜县,有如此父母官,何愁生活不宁?”不远处。杨轩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将方才对话听在耳中,微微眯了眯眼。他看着县令朝他的方向行来,迅速调转马头道:“走。”为避免跟县令正面相遇,两人又往回走了一里路,直到县令的队伍转道向东朝西城门的方向去时,两人又是调转马头,目光朝县令队伍而视。“杨师。”赵卓沉吟道,“如果没有您的推测,亦没有那处丘陵和罗将军的言语为证的话,我是根本就不相信这澜县县令是位犯官的。”杨轩微微点头道:“不难看出,这县令在百姓眼里是位好官。”“最主要的是,这县令的目标是银矿。”“银矿跟百姓的利益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既如此,这县令一面做好官,以此伪装,来窃取银矿,这就更加没人怀疑了。”赵卓轻轻叹了口气:“这也说明,这县令是个十分难缠的角色啊。”“走吧。”杨轩双腿一夹马腹,“在没切实证据前,不能进城。”“如若我的推测无错,那么,这县令或许是我们办案至今为止,最难对付的角色。”赵卓驾马跟上杨轩的步伐,一边拉着马缰,一边侧脸说道:“杨师说的对。”“从布局支流,到十二年的隐忍,再到二十艘商船的故布疑阵,而这船的最终去向还不得而知。”“此中种种,不难看出这县令耐心十足,且老谋深算。”“我想,澜县全城各处或许都有县令的眼线。”“如若我们贸然进城,一旦被盯住,不说查案了,我们自己都会有莫大的危险。”杨轩点头道:“所以,看似此案已被我们推导出十之七八,然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在没有切实证据前,说什么都无用,先去银矿附近看看。”“是。”赵卓跟上杨师,策马奔驰。……澜县东北20里。一座银矿入口前,设立了一处类似军营的营寨。一圈高高的木制栏杆将银矿范围二里内围了整整一圈,栏杆外,每隔半里就有一名衙役站岗。营寨内,亦有数队城卫在交叉巡视,可谓防守森严。而除此之外,营寨内还有什么,其中的人在做什么,那便不得而知了。寨门之外大概十丈左右距离,是条连通官道的交错道路。有百姓从道路上路过时,下意识朝寨门处睨了一眼,而后无关其事的继续走,就好像他们知道里面是什么一样,并没有感到有多么的奇怪。此刻,阳光明媚,不过已是十一月,再是明媚的阳光也阻拦不了瑟瑟的寒风。恰在此时,有一名官员骑马而来,身后跟着数名守护着他的同是骑着马的衙役。寨门前的四名城卫看到这官员,并不阻拦,任由他骑马入了营寨。百丈之外的高坡上。杨轩和赵卓驻足而立,见此一幕,两人不由皱眉。“此处离县城仅20里路,能被八名衙役保护,此官身份不简单。”赵卓皱眉道。杨轩目光俯视不远处的寨门,思忖一瞬道:“看其服饰色泽,乃文官而非武官,在我看来,此人应是县丞。”“县丞?”赵卓一惊,旋即恢复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