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县令姓魏(1 / 1)

日暮。在高坡上观察了一个下午,直到那名疑是县丞的县官出寨,通过询问路人得知此官正是县丞时,杨轩和赵卓这才离开。至于潜入营寨调查?完全没必要。正规训练出来的城卫可不是程家丘陵那些江湖毛贼可比拟的。虽然以杨轩现在的功力可随时抽身而退,但打草惊蛇了也只是给自己添堵。虽然不知其中具体情况,但两人也能推测出营寨中的人大致在干什么。无非是挖矿、提炼、制银、储存。在夜黑之前,两人回转西门外。陡然。杨轩勒住马缰,马儿旋即停下。“杨师,怎么了?”赵卓的马儿慢了些,赶来时便疑惑道。杨轩没有回话,微微皱着眉,竖着耳,好似在聆听什么。“这县令姓魏。”杨轩莫名说了句。“姓魏?”赵卓一头雾水,旋即将附近百姓嘈杂的声音听在耳中,不解道,“姓魏又如何?”杨轩神情有些复杂,侧脸看向赵卓道:“葬山那主将也姓魏。”话落,赵卓猛然大惊,内心久久不得平静。他的胸腔起伏有些大,过了半晌才震惊道:“杨师,这……”他话音未落,实则是被杨师突如其来的话语给震撼到了。前几天大伙儿入葬山,杨师说过,或许主将后人还会错了山壁图案上的意思,还准备给主将报仇。当时,他们将信将疑,只是当个玩笑。后来得到任正提点说杨师的预感一向很准,这才勉强信了几分,将杨师这话压在心里,等南下江南后若是真碰到了此事再作回想。可是,仅仅几天罢了,路过这澜县调查案件,调查出人为控制的洪涝事件已经够让人震撼的了。但听杨师方才所言,此事的幕后之人还关联八十年前的叛乱事宜,这如何不让人震惊?“杨师,这之间没有线索将其联系在一起吧,或许只是个巧合呢?”赵卓不敢置信。“嗯。”杨轩微微点头,“我也希望只是个巧合,但有一事可证明是不是巧合。”“如何证明?”赵卓惊了。他突然发觉。这一次办案从头到尾好似都没跟上杨师的节奏。咱跟杨师的差距就这么大么?杨轩面带淡笑,从衣襟取出官令抛开赵卓。赵卓茫然状伸手接过。杨轩轻笑:“持我官令,去最近的海州入江南的关隘找其守将,询问其两月前是否有行商者带大批箱子经过。”闻言,赵卓眸光一惊,旋即佩服道:“我不如杨师多矣,怎么就没想到这一茬呢?”“速去。”杨轩微微一笑,“我在客栈等你消息。”赵卓将官令收好,抱拳正色道:“此地离江南不远,关隘也只是在数十里外,入夜后便能返回。”杨轩微微额首,赵卓调转马头便是疾驰而去。……扬水,由澜河分支向南,可直入江南地界,也是澜县前头由水道入江南且最近的一条水道。此水道宽七丈,水深。因此,此水也是供那些中大型商船入江南的最便捷的一条水道。若是从较小的水道而行,商船吃水太深,或会触石触礁。而州与州之间皆设有有关隘,即便是水道也不例外。此扬水中段处,便有军用渡口,也叫扬水渡口,有水军在此驻扎,专门盘查来往船只。不过,并不盘查货物,仅仅盘查船上人员身份便罢。此时,已是入夜。赵卓乘船来到扬水渡口,士卒在渡口处拿着火把挥旗叫停。赵卓跟船夫说了几句后,一步踏上木板。“身份凭证。”士卒拿起火把照了照赵卓的脸说道。赵卓将玄衣卫官令给拿了出来。士卒看了一眼后面色一变,连忙抱拳道:“见过……”赵卓拍了下士卒的肩,士卒登时一顿,只听赵卓低声道:“带本官去见你们将军。”“是。”士卒转身,举着火把带路。路过一名巡防的军士时,他使了个眼色,军士瞄了眼赵卓,会意了士卒的意思,上前走去,立在木板上代替士卒盘查往来船只。不久。军营中央军帐。士卒领着赵卓走进,在里头守将的皱眉注视下,赵卓废话不多说,直接拿起官令。守将见之一惊,起身抱拳:“不知这位玄衣卫大人来此有何事?”“一事,两月前可有自澜县而来的二十艘的商船?”“两月前……”守将思忖几许,苦笑道:“这位大人,此扬水是海州和江南的出入口之一,每日往来船只太多了。”“澜县距离此处又不远,每日从澜县而过的商船甚多,别说二十艘了,数十上百艘的都有。”“大人如此询问,本将实在不好回答。”赵卓皱眉道:“本官是问二十艘商船同时经过的。”“同时?”守将眉头紧锁,半晌看向士卒。士卒摇摇头。见此幕,守将回道:“那没有。”“没有?”赵卓眸光一凝。“没有。”守将摇摇头,“商船,一般都是大船,同时拿出二十艘商船的一般都是大家族、大商贾。”“诸如此类大户人家,每个县城都没几家,且不一定做江南的生意。”“至少本将来此驻防盘查四年以来,同一时间有二十艘大船经过的事情倒是有,但极少。”“至于大人说的两月前是没有的。”赵卓低头沉思几许,突然眸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