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监军(1 / 2)

掠明 王贰涛涛 1078 字 2021-11-19

insins

“辽抚援朝,布置极其可观,乃官兵望河而止,此真纸上谈兵也,辽兵果可用耶?”——王在晋抨击袁崇焕在“丁卯胡乱”期间拒不支援东江镇

宁远大捷后,袁崇焕一度成为了大明帝国的大英雄。天启皇帝为了满足其要求,特意罢费了辽东经略一职,等于让辽东巡抚袁崇焕一人兼两职。

然而,辽东巡抚袁崇焕还是受到了大明帝国的“优良传统”之约束。最先与袁崇焕搭档的“监军”,是一名上了年纪的太监,姓纪,名用。纪用是一名“老监军”。早在与大英雄袁崇焕搭档之前,纪用就曾代表朝廷“监”过很多边区总兵。

纪用是一名太监,所以属于阉党;但是,纪用又不属于魏忠贤的亲信与心腹,远在魏忠贤没有成名、掌权前,纪用就已经在万历年间出任地方监军,深受天子朱由校的爷爷万历皇帝信任。虽然喜欢木工,但天子朱由校还是很清醒:要保住辽西走廊,必须找一名熟悉业务、经验丰富、成熟稳重、责任心强的太监监军,与其师弟袁崇焕搭档。(朱由校、袁崇焕2人都是孙承宗的嫡传弟子。)

整个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与由天子朱由校钦点的辽东监军纪用相处愉快、各司其职。前者管军政,后者当纪检,直到了“丁卯胡乱”的爆发。从八旗军于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入侵李氏朝鲜开始,已在1626年达成“仿北宋御西夏之法,抢筑辽东堡垒”之共识的袁、纪2人,顶住了拒不救援李氏朝鲜、拒不支援东江镇的巨大政治压力,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面,高标准、工质量、高效率地在被荒废多时的原城址上,建起了拥有八个红夷大炮“方台”的“新锦州城”,堪称奇迹。对此,一众朝中大臣对辽东一把手袁崇焕发起了严厉的政治攻击,弹劾他的奏章放满了天子朱由校的办公桌。农历三月,袁、纪2人继续顶住来自北京城方面的政治压力,让“辽东明军抢建队”越过大凌河,同时命觉华岛的明军水师从渤海进入大凌河流域策应。辽东明军将士按照孙元化手绘的施工图纸,开始在被废弃的大凌河堡旧址上抢建“新大凌河堡”。

然而,皇太极在征朝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前,即派出八旗军精锐,端掉了明军抢建中的大凌河堡。关宁军主力在袁崇焕的带领下,进驻到“三岔河”,与贝勒豪格为首的“女真拆迁队”紧张对峙了一个月。五月初,侦得皇太极已经在大金汗国境内发布了战争总动员令的确切情报后,袁崇焕主动带领关宁军撤离三岔河,退守到已经被修筑得固若金汤的锦州城。锦州城,又称“盘城”,辽代始筑。

明朝建立后,锦州城分别于公元1391年、公元1476年、公元1504年修筑了3次,竣工后,锦州城的形状如同一个大盘,时人遂称“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