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抱拳回应一句,然后又道:“然而,寒门多轻贱,不修德行,太守任用,仍需谨慎,莫要坏了东郡风气。”
“操自然明白!谢杨主薄提醒。”
得了曹老板的肯定,杨明杨兴二人心头忧虑去了大半,纷纷和曹老板抱拳告辞。
从太守府出来,二人微笑的脸色立刻冷漠下来。
“二弟以为,此子这般说,几分可信?”
杨明摇摇头,回答道:“明以为一分都不可信,只不过,天下贤才,又那是那么容易招收的,倘若一纸求贤令就能让天下贤才唯他曹孟德任用,那我汉家几百年来的举孝廉,岂不成了笑话?”
“只是……”
杨明说着,话锋一转:“此子如此行径,确实可能会削弱我杨家对东郡的统治力,所以,明以为,还是要早做准备才好。”
“准备?”
杨兴摇摇头:“二弟你也看到了,那厮麾下陈锐,仗着手中万余人步卒,根本不把我等放在眼里,就凭我们家里那点府兵,恐怕掀不起什么浪花啊。”
杨明冷笑:“大兄此话不对,他有一万多兵卒,我就不信他那些兵卒以后再也不离开东郡,如今天下乱,各地战事频繁,东郡虽暂解黑山军之乱,可是大兄莫忘了,兖州边界,还有青州黄巾虎视眈眈呢。”
“二弟的意思是,那青州黄巾,迟早攻打兖州?”
听了杨明的分析,杨兴眼前一亮。
…
太守府,曹老板认真盯着陈锐:“今日之事,可不想子渊平日里的作风。”
陈锐拱手,歉意道:“锐情绪激动,险些误了兄长大事,还请兄长责罚。”
曹老板摇摇头:“我与贤弟一心,何来责罚一说,贤弟尽管放心,待为兄站稳脚跟,内外安定,必然出手解决张家之祸。”
陈锐再次拱手:“兄长思虑长远,倒是锐目光短浅了。”
“你是懒得想,否则,这些事何须我来说!”
曹老板小小的诽腹了一句,然后又面露神往:“贤弟以为,为兄这纸求贤令,可得大才否?”
“唔…锐亦心中无底。”
想了想,陈锐诚恳回答道。
求贤令这种东西,就和现代的招聘启事类似,如果是现代,互联网发达,曹老板那一纸感情至深的求贤令,铁定能给他招聘一大堆人才,可是这里是古代,没有互联网,交通还不便,这纸求贤令,能被多少人看到知道都不一定,又如何能确定会招来人才。
曹老板也喟然点头,虽仍旧心存幻想,可是却也不抱多少期望。
…
五月末,求贤令发出去的大半个月来,总算,有文人志士陆续来到东郡,到太守府上求一官半职,然而,真才实学者近乎没有,其中最好的一个,最高属性也不过堪堪达到70,勉强达到留下来的标准。
六月初五,求贤令发布一个月,曹老板再次派人来请陈锐过去。
行至太守府门口,就听到门内传来一阵阵爽朗笑声,陈锐心中疑惑,却还是快步走了进去。
太守府内,一年约三十的俊美男子正坐在曹老板身下,此人衣着锦秀,头戴文冠,言谈举止处处透露着不凡。
心下好奇,陈锐就听到曹老板开心的声音。
“来来来,子渊,猜猜这位先生是谁!”
【作者题外话】:第四章求追读银票。
(大哭)
可怜小子,不得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