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谋划攻陷逻些城(2 / 2)

所以如果如同大都护所说,能够行治本之策,一举将吐蕃王朝攻灭,就是攻下逻些城,吐蕃王朝就失去侵扰大唐的能力了,这将为安西都护府赢得很大的发展空间。

狄仁杰向王方翼问道:王将军觉得呢?或许一举攻下逻些城是可行的?

王方翼思考着,好一会儿之后仍是摇头,回答道:大都护,狄相,从西线进攻,辅以四轮车的运输,携带番薯、土豆等干粮,突袭逻些城,五日之内完成行军,或许是可行的。再考虑吐蕃人在西边不置兵力,我军以急行军袭击,遇见小股敌军迅速歼灭,应该也能做到隐秘行军。但问题是,逻些城毕竟是吐蕃人的首府,如同我们大唐的长安城,逻些城的守备不可小觑,要攻下逻些城,没有八千兵力是很难办到的,眼下安西都护府去哪里找八千兵力攻打逻些城?

狄仁杰掂量着,说道:据吐蕃那边的情报,逻些城的人口规模在十万人左右,吐蕃人全民皆兵,这十万人除去老幼,至少能凑出两万军队,我们行攻城之事,的确需要八千兵力才能攻下逻些城。

薛绍:不必八千兵力,四千兵力即可。

王方翼摇头道:大都护,四千兵力无法打下逻些城。

薛绍:吐蕃人如果严密守备,自然是打不下来,但是如果与噶尔家里应外合呢?

狄仁杰愣愣,问道:大都护,如何里应外合?与噶尔家里应外合?!大都护说的噶尔家是指,噶尔钦陵那个噶尔家?

薛绍笑笑:正是。

狄仁杰失笑,说道:大都护,这你便想得太美了,噶尔钦陵怎么可能与我们里应外合。

王方翼也叹道:大都护,我们知道你重视吐蕃的威胁,我们也头疼吐蕃人的侵扰,但是我们想对策还是得切合实际才行。

薛绍:与噶尔钦陵里应外合,如何不切合实际?如今吐蕃王朝内部正是权力斗争最为剧烈的时候,吐蕃赞普眼下最迫切的事情就是除去噶尔家,噶尔家对于赞普的图谋也心知肚明,所以吐蕃赞普与噶尔家的矛盾此时正是最尖锐的时候,噶尔家这两年连续向大唐开战,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发动战争积累自身的军事实力,并建立军功,让赞普无法动他们。此时我们与噶尔家联络,许诺他们,攻下逻些城,除掉吐蕃赞普之后,保留噶尔家的领地,保全噶尔家的全部尊荣,噶尔家必定会答应的。

吐蕃王朝是个半奴隶制社会,吐蕃赞普也就是吐蕃王朝的领袖,但赞普之下吐蕃王朝内部还有诸多大族,大族的领袖掌握着人口、土地和财力,大族自行掌握军队,对赞普有强大的威胁,所以吐蕃赞普的权力受到吐蕃大族的制约。

眼下吐蕃王朝之中最强大的家族就是噶尔家,噶尔家的领袖噶尔钦陵是吐蕃大论,也就是吐蕃王朝的宰相,在近二十多年之中,吐蕃王朝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噶尔钦陵手上。

吐蕃王朝最著名的赞普松赞干布奠定吐蕃王朝的基业,噶尔钦陵在松赞干布在位时就是松赞干布的得力助手,包括文成公主入藏,就是噶尔钦陵负责迎接事宜。

松赞干布死后,噶尔钦陵成为顾命大臣,执掌吐蕃王朝的最高权力,在他的统领之下,吐蕃王朝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如今噶尔钦陵执掌吐蕃王朝已经二十多年,新一任的赞普已经长大,他自然图谋从噶尔钦陵手上夺回权力。

薛绍之所以对于噶尔钦陵一定会与安西都护府合作这般有把握,是因为在历史上,两年之后吐蕃现任赞普发动了对噶尔家族的剿灭行动,吐蕃赞普趁噶尔钦陵领兵在外突袭噶尔家庄园,将噶尔家灭族,而后逼死噶尔钦陵,噶尔家残留的力量投靠了大唐,成为大唐的臣民。

所以眼下正是噶尔钦陵和噶尔家最危险的时候,稍有不慎,他们就将万劫不复,以噶尔钦陵之聪明,他不可能意识不到他和他的家族的处境,从后世的史书看,噶尔钦陵在此时已经做出诸多举动试图挽救自己家族的命运。

所以噶尔钦陵此时必定在寻找与大唐合作的机会,毕竟这不仅关系他自身的荣辱,更关系他的家族的荣辱,从史书上,噶尔家在噶尔钦陵死后麻溜地投靠大唐的这个情况看,噶尔钦陵家族覆灭之前就已经布置好投靠大唐的计划。

所以薛绍有把握,此时与噶尔钦陵取得联系,给噶尔钦陵种种保证,包括保证大唐和安西都护府会保全噶尔家的领地,并在安西都护府给噶尔家提供地位足够高的官爵,噶尔钦陵会同意与安西都护府里应外合,助安西军攻陷逻些城的。

毕竟眼下噶尔钦陵最迫切的目标是自保,除掉吐蕃赞普,对噶尔钦陵来说是除掉一个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