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章 百态(1 / 2)

“石子介。”

皇帝那威严的目光落在了石子介的身上,道:“石子介,李万通,你们对于御史曹莹的弹劾,有何解释?”

那李万通当下的情绪十分的糟糕。

这件事情,其实当年从老尚书开始,就已经有了,并不是石子介独创!

在石子介出现之前,他才是那个工部尚书最佳的接班人。

因此,很多事情,老尚书都交给了他去做!

这对于他而言,是喜也是忧。

喜的是,大运河的事情,自己负责操办的话,那边得到手的资源,也是自己说了算的,所以,自己在这些年的时间之中,因为运河的事情,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唯一让他觉得还有一点幸运的是,这一次,被弹劾的人之中,还有一个工部尚书石子介!

当年老尚书在位的时候,他们两个同样身为侍郎,这个家伙,也曾经负责过运河的修缮,因此,有些责任,自己要负,对方也一样要!

而俗话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当下,那石子介才是真真正正的工部尚书,工部的一片天,若是他顶不住,那么自己这个侍郎顶不住也是情有可原。

好歹,在自己死的时候,还有那么一个陪葬的!

但是,如果他顶住了,那么大运河的这件事情,基本上就算是在老皇帝的面前糊弄过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就没有必要担心什么了,站在大树底下好乘凉嘛,就是这样的道理!

这么想着,那李万通的心情渐渐地好转了起来,反正,这件事情从头到尾,是生是死,都掌握在那石子介的手中,自己根本不必去在意那些,看那石子介表演就好了!

因此,作为工部侍郎的李万通,理所当然地就把目光放在了自家的尚书石子介的身上。

而石子介,当下的表现,倒不像是李万通那么猥琐,他堂堂正正地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面对着皇帝,道:“大运河之修缮,乃是我前段时间刚刚去做的事情,虽然堵塞许久,但是清理运河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而且,运河河道极其宽阔,上游我们当时刻意引动了三条河流之中的水,因此,河道的深度也是足够的,正如这位曹莹御史所言,臣也觉得,大运河如此频繁地出现问题,实在是不应该,所以,臣在修缮运河的时候,就特意地查探了一下,才发现,这运河事情,和前一段时间在王都之中被人刺杀的沧海帮帮主禹城烈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呵呵,你倒是真的会说话,”曹莹冷笑道:“根据我的调查,你和那个禹城烈,在修缮运河的时候,也有着一些关系的吧?怎么,现在人家死了,你在朝堂之上说两句话,就想要把自己的关系给撇清吗?”

“没错!我先前确实和那禹城烈之间有过一些合作,”石子介平静地笑道:“但是,我们之间所有的合作内容,都记录在案,我不曾巧立名目,借助运河的事情,往自己的腰包之中拿走一分钱,所有的东西,我都有账目,一条一款,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如果大人不相信的话,大可以来我工部亲自查证一下,若是发现和我说东西有一条对不上,我石子介都甘心领受任何的罪责!”

“呵呵,我早就料到你会说这些!”那曹莹当下咬住那石子介不放,道:“你们工部历年的做账,我一直以来就怀疑有问题,可是,一来没有确凿的证据,二来,当年的调查还没有当下的这般深入,因此,不敢妄下定论,但是现在,你就不用把你那些假账本拿出来给我看了吧?”

“工部的账本假与不假,石子介刚刚接手,并不清楚,”石子介当下就道:“但是,在我这里,有一本,自从进入工部开始做的账,都是我自己这些年来负责的工程,一桩桩一件件都有据可查,如果大人你不相信我,或者觉得石子介也是在做假账的话,大人你大可以把这账本拿出来,让天下所有懂账的人一起来看一看,还是那句话,若是石子介有半点隐瞒,任凭大人你处置!”

那曹莹冷冷一笑,道:“不知道大人你,说的可是实话?”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石子介道:“我石子介不敢说自己两袖清风,但是,在处理王朝工程的问题之上,从来都不曾作假,接手的工程没有偷工减料,更加不曾克扣过那些前来做工的百姓和苦力的工钱!”

那曹莹当下依旧不信,冷笑道:“既然大人如此说,那我曹莹也不敢不信,但是,希望大人接下来说到做到,把你这些年的账本,一个一个的全部都拿出来,让天下人来看!”

石子介笑了笑,点头之余,就大大方方地走回到了自己原先的位置之上,没有再为自己辩解一句!

至于那皇帝,当下则是道:“既然石子介如此说,那么曹莹你也不用客气,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一应数据,大可公布于天下,他若是清白,自然不会被愿望,可他若是有罪,便是有这个驸马爷的身份,朕第一个也不饶他!”

“多谢皇上!”曹莹恭敬地道。

旋即,他就把自己凌厉的目光落在了那工部侍郎李万通的身上。

“李大人!”那曹莹走到了那李万通的面前,道:“人家石尚书说,自己可以吧自己这些年做的工程全部都拿出细目名录来,供天下人观看,那么你呢,你这个工部侍郎,是不是也要做一些什么事情,来配合你的长官?”

李万通这会儿,心中已经把石子介给骂了一千遍!

他原本想着,那石子介就算是知道自己有罪,大概也要据理力争一番,好歹也为自己争取那么一线生机不是,但是,这个家伙当下竟然敢敞开了家门,让人家去查,要么是他自己早有准备,要么,就是已经不想玩儿了,躺好了准备等死!

可是,看起来,那石子介素日里那么聪明,也不像是一个会等死的人,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

这个家伙,在那沧海帮的帮主禹城烈死亡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意识到了事情可能会波及到自己,因此,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

而他却并未通知自己,因此,同样的方法,也许那石子介可以用,但是自己,是绝对不行的!

若是让那曹莹真的查了自己这些年记载下来的账本的话,只要稍微找出来几个会做账的人,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漏洞,到了那个时候,皇帝盛怒之下,自己就将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他把自己的目光落在了那石子介的身上,他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我们两个现在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你要是不救我的话,我就拉着你一起死。

因为面对曹莹的质问,他实在是没有那个底气说自己完全没有问题,可以任由那曹莹去查!

可是当下,那石子介眼观鼻,鼻观心,似乎根本就没有要管他的意思,这让他的心情当下就跌落到了谷地!

李万通的心里十分的清楚,如果没有那石子介出手相救,自己今日必死无疑。

“我,我!”李万通一边呢喃,一边疯狂地给石子介使眼色,可是对方就像是什么都没有看见一样,用自己的目光盯着地面上的那个石头板子,一动不动,就像是一个雕塑一样!

老皇帝看着这一幕,也有一些好笑的感觉,当下就道:“李万通,人家曹莹问你话呢,你老看那石子介做什么?”

曹莹当下也略带深意地笑道:“人家石尚书都说了,和人家一点的关系都没有,难道,这个时候,你还想要攀咬人家一口不成?”

那李万通当下只能够硬着头皮道:“我和石尚书一样,这些年来做事情,从来都是按照王朝既定的规程在做,根本没有半点徇私,只是,我不曾像石尚书那样,时时刻刻记者一本账,因此,无法自证清白,所以,只有让曹御史你自己去查了!”

皇帝陛下的目光,当下就落在了曹莹的身上,道:“曹莹,这件事情,交给你去查,怎么样?”

“回陛下,微臣素来知道,御史是个得罪人的活,搞不好就要丢了性命,但是,陛下在上,这朗朗乾坤,青天白日,总要有那么一丝的功理和公道在,大运河的事情若是不查清楚,我们就是辜负了云州战场之上的那十万死去的阴魂!”

“好!”皇帝陛下的眸子之中闪过了一丝欣赏的神色,当下就道:“我后晋王朝,因为有你这样的臣子,才有希望,那陆凤宣前一段时间就和我提了告老还乡的念头,我当时因为事情太多,无暇顾及,就没有允他,但是现在么,若是这一次的事情,你能够查个水落石出的话,这御史大夫的位置,朕便就交给你了!”

那曹莹十分恭敬地道:“多谢陛下,臣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把这件事情的真相,昭告于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陛下的公正严明!”

皇帝的眸子之中,微微地露出了一丝冷光。

曹莹的那句话,虽然明面上是在夸赞皇帝的公正严明,但是,实际上则是说,如果大运河的事情不能够尽快而且公正的处理掉的话,就会有损皇帝陛下的威严。

这句话,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一次将军了,逼得皇帝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用最雷厉风行的手段,把这件事情处理完毕,不得有半点徇私,换言之,如果一个臣子十分相信自己的皇帝的话,他只会低头做事,而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就是表明了他对于皇帝陛下的公正严明有些怀疑!

不得不说,这个曹莹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聪明的,让他想到了十多年前的那个御史大夫,被自己亲自下令处死的御史大夫徐墨岚!

聪明如皇帝,难道就真的不知道徐墨岚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好臣子吗,不,这些年来,徐墨岚是朝堂之上唯一一个什么事情都敢摆到台面上来说的人!

多年以来,他不曾贪渎枉法,家里面的钱财,基本上也是父辈余荫,他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言官。

可是,正因为如此,他必须要死。

水至清则无鱼。

在朝堂之上,很多人的手脚都不干净,但是,他们是一群有能力的人,在皇帝这里,有很多事情都不得不交给这些人来做!

若是他们不做的话,整个王朝都会陷入混乱之中。

言官的存在,是为了让那些有能力的官员警惕一些,很多事情,知道分寸,不要做的太过分了,让皇帝和百姓那边都过不去!

但是,并不是要他们抓着那些人不放,让那些人整天心中惶恐,惶惶不可度日,在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心情之下,一个官员是不可能好好地为皇帝做事的!

甚至于,在皇帝这里,也并不是要自己所有的官员都两袖清风,堂堂一个王朝,养活一些官员,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是应当的,这些人在王朝之中毕竟是少数,很多事情只要做的不过分,皇帝陛下自己都可以接受。

但是,那徐墨岚不能接受。

他要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般两袖清风,一轮明月。

如果真的是那样,王朝真的就能够变得更好吗,未见得。

只要认真读一读史书,就会发现,在一个王朝之中,清官永远只是少数,而贪官,才是大多数,区别只是在于,贪的多或者少而已!

打击那些大贪官,而维护大部分的小贪官,让他们为皇帝做事,这才是真正的为君之道。

因为,君子之交淡如水,清官的身边往往是没有朋友的,而没有朋友,往往也同时就意味着,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做成!

而贪官不一样,他们都是小人,小人就是人抬人,人拉人,人用人,反而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办得了实事,因为他们做事往往知道变通,不会太过于拘泥那些规则和法度!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有的清官,能力一样出众,他们要重用,有的贪官,也是酒囊饭袋,一点用都没有,这些废物,就应该清理掉!

只是,在一个相对普遍的状态之下,事情就是这样的。

少数的清官能够做的事情是十分有限的,他们在朝堂之上起到的作用就只有三点,第一点,是对于那些贪官进行威慑,让他们不敢做的太狠,第二点就是,重用他们,彰显皇帝本人的公允,第三点,则是利用他们在朝堂之上和那些贪官形成对立,造成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平衡的局面!

当年的皇帝,之所以容不下徐墨岚,就是因为两点,第一点,他总是在朝堂之上破坏这种皇帝陛下有意维持的平衡,让清官压倒贪官,让朝堂彻底成为了清官的天下,成为了百姓的天下,那么他这个皇帝,有很多事情都会束手束脚,毕竟,他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有很多的灰色地带需要涉足,而这些,若没有那些贪官支撑的话,就会遭受到各种批判。

第二点则尤为重要。

徐墨岚的清明公允,本身是十分讨皇帝喜欢的,他在朝堂之上也自有一份作用,即便在很多时候让皇帝为难,但是,终究不是不能容忍,毕竟,他所做的事情,没有一样是为了自己的,基本上都是为了这个天下!

但是,他的心中怀念大明,并且将之明确地写在了自己的松林集之中,这件事情,就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了!

任何皇帝,都不会喜欢自己的臣子些一些思念前朝的东西,因为那表明了自己的臣子对于自己的不满!

而且,思念前朝这种事情,若是发展的更加严重一些,未免就不会出现想要推翻当朝的心思!

这就更加是皇帝所不能够容忍的事情了!

况且,在皇帝看来,那徐墨岚本人也未必就是对的!

的确,大明王朝,确实是整个几千年的历史下来,皇帝和大臣都最为清明公允的一个朝代,从这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起,到末代皇帝为止,基本上都是如此。

大明王朝的灭亡,也并非是因为皇帝自己荒淫无道,举世皆敌,而仅仅只是因为所有的王朝都难以处理的土地兼并的问题,到了他的那个年代之后,正好问题达到了一个顶峰,一个基本上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

矛盾激化,百姓起义,然后王朝覆灭,社会资源,主要也就是田产的再分配,在他的那个朝代已经到了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时间点,就算他是上下五千年之中最为优秀的皇帝,站在了那个时间节点之上,也是无能为力!

因为,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本身就意味着王朝固有结构的破灭,坐在那位置上的皇帝,本身站在了时代潮流的对立面上,除非他有能力一个人和整个天下为敌,否则的话,不管他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