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玉珠(2 / 2)

……

十日后。

苏怀瑾与沈鹤率华国剩余的军队班师回京,带回来的,还有安陵王女,和安陵王的一纸求和书。

知道苏怀瑾回来,微瑶一早儿便在南侯府门口等着。

等了许久,终于听到了熟悉的马蹄声,苏怀瑾翻身下马,顾不得一路风尘,就大步上前将微瑶紧紧拥进怀里。

“我回来了。”他抚着微瑶的发丝,声音轻柔,“家中一切可好?”

“都好。”微瑶眼眶泛红,双手环着他的腰,“你……你回来就好。”

苏怀瑾温柔地替她拭去眼角泪珠,笑着在她脸颊上吻了一下,“好啦,我们进屋说话吧。”

微瑶早就吩咐小厨房备好了他爱吃的茶点,苏怀瑾连日赶路,倒也有些饿了,便拿起一块白糖糕咬了一大口。

微瑶一边替他倒茶,一边细心地叮嘱道:“慢些。”

苏怀瑾笑着点了点头,又道:“本该早上就回府的,我和沈统领带着阿雅去见了见皇上,便耽搁了些时辰。”

微瑶惊诧道:“王女也跟来了么?”

“嗯。”苏怀瑾喝了口茶,“安陵王意欲再用和亲之事,以换两国交好,所以特意派了阿雅来盯着此事。”

微瑶轻轻皱了下眉,“可除了长公主,陛下就只剩漱玉公主一个女儿了。”

“是啊。”苏怀瑾点了下头,“为了不让安陵王把心思打到漱玉公主身上,陛下特意提前了漱玉公主大婚的日子,就定在明日。虽说有些仓促……但也是无奈之举啊。”

翌日。

清宁殿内,皇贵妃靠在榻边,费力地拿起手边的莲子羹轻轻抿了一口。

阿容走上前来,压低了声音道:“娘娘,奴婢又细细问了孙姑姑许多遍,她说她只知道这些,其他一概不知。”

皇贵妃眼底幽暗,缓缓搁了手中瓷碗,“连那孩子如今是死是活都不知么?”

阿容低头道:“孙姑姑只说,她当时回京郊养老,将那孩子送给了一户姓冯的人家。只是那冯老汉如今已病死了,他的妻子郑氏将房屋变卖,不知去了哪里。她也是问了邻居才知道,郑氏为了给冯老汉治病,早就将那孩子给卖了,如今更是无处可寻。”

皇贵妃无力地闭上了眼睛,幽幽叹道:“我就知道,这个孩子……终究是寻不回来了。”

“娘娘……”

阿容见她伤心,正想着安慰她几句,皇帝却从外头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列宫女。

他大步走至皇贵妃榻边,温柔地握住她的手,“爱妃身子可好些了?朕刚从漱玉的大婚之宴上回来,朝臣们送上了不少贺礼,你挑些好的朕着人送到漱玉手中,其余的命人收进玉春宫的库房就是。”

“好。”

今日是漱玉的大婚之日,她也不想病恹恹地生了晦气,便强行打起几分精神来,伸手翻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盒子。

“这手串儿倒别致。”皇贵妃笑着指了指一个雕花木匣里头放着的手串,“瞧着像是自己编的。”

皇帝笑道:“是安陵王女自己编的。说是用安陵草原上数十种草叶编织而成,看着倒也新鲜。”

皇贵妃又细细翻了半晌,随手拿起一只黑漆匣,打开看时却见里头摆着一串玉珠。

那串玉珠质地莹润,泛有微光,最难得的是,中间隐隐透着红色,如同裹着一颗血珠。

她指尖发颤,猛地抓住了那串玉珠子,眼底泛红,急急问道:“这串玉珠子是谁送上来的?”

一旁的宫女见她发问,连忙上前来看了那匣子几眼,低头道:“奴婢记得,这黑漆匣是沈大人送上来的。”

“本宫要见他。”皇贵妃扶着床榻,咬唇加重了语气,“立刻。”

“这……”

宫女有些迟疑地看了皇帝一眼,皇帝沉声道:“去叫沈大人来明月宫。”

待那宫女离开,皇帝这才转头看向皇贵妃,柔声问道:“怎么了?这玉珠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皇贵妃眼睫低垂,视线落在那玉珠子隐隐泛着的血色上,“此玉名血玉,因其色似血而得名,乃宫家祖上传承之物,一颗不下万金之数。当年臣妾命孙姑姑将那孩子送出宫时,曾亲手将此血玉珠套在她的手腕上。如今……竟又出现在了臣妾眼前。”

“什么?”皇帝闻言亦是一惊,“爱妃所言……可是真的?”